第2版:民俗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文化财富周刊

第2版
民俗文化

第3版
创意营销
  标题导航
年俗文化产品让年味更浓
古朴泥塑 喜庆吉祥
多彩剪纸 同贺新春
创意年画 辟邪消灾
美好花灯 祈福平安




 中国文化报 >  2014-01-25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美好花灯 祈福平安

    仙居花灯传承人王汝兰作品

    在浙江仙居皤滩古镇,仙居花灯成为吸引游客的招牌

    花灯是农耕时代的文化产物,也被称作“神灯”,它具有酬神娱人的功能。在现代社会的庙会、元宵节上,花灯仍是主角之一,它烘托出了节日祥和喜庆的氛围,为人们增添一抹传统的光亮。而在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那些花灯之乡的年轻人也从长辈手中接过手艺,设计出了方便实用的现代花灯。

    来自浙江仙居的传承人王汝兰带来多盏纯手工制作的仙居花灯。这些花灯的显著特点是灯面的图案由刀凿针刺成孔,灯身无骨,全由纸片粘贴而成,其工艺不得不让人叹服。据介绍,仙居花灯融绘画、刺绣、建筑艺术于一体,空间感强,立面变化丰富,结构细腻生动,是传统女红技艺的杰作。在当地,仙居花灯既用作馈赠的礼物,又用于民居装饰,在民间节庆活动中更占有重要的地位。仙居花灯单灯风姿卓越,组灯气势恢弘。单灯主要有花兰灯、荔枝灯、龙凤八卦灯、绣球灯、宝石灯、珠兰灯等几大类。2006年5月,该遗产被文化部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一盏普通的仙居花灯制作耗时需要3至5天。王汝兰从事花灯制作已有40多年,她告诉记者,现在她所在的仙居县皤滩古镇吸引了很多游客,他们中有一部分人还跟着她学习花灯制作,如今,每年她大约能卖出100多盏花灯。王汝兰的徒弟郑斌此前是做工业设计的,因为爱好花灯设计,向王汝兰拜师学艺,他已在尝试设计出贴近当代人生活的创意花灯。他希望仙居花灯能为更多人带来生活的乐趣。

    来自浙江海宁的硖石灯彩迄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早在唐僖宗年间就已经誉满江南,南宋时被列为朝廷贡品。硖石灯彩工艺独特,其制作主要以拗、扎、结、裱、刻、画、针、糊“八字技法”见长,尤以针刺花纹精巧细美取胜,玲珑剔透、惟妙惟肖的立体画面,给人以传神之感。2006年5月,该遗产被文化部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让年轻人能传承这门手艺,2006年,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成立了硖石灯彩工作室。该中学的学生在保留传统元素基础上进行创新,已研发出了一系列灯彩创意产品。除此之外,在当地,还有几家硖石灯彩生产制作企业扛起了发展灯彩文化产业的大旗,这些企业以硖石灯彩为载体,注入了科技含量和时代气息,在声光电和传动装置上不断改进和创新,已延展出座灯、提灯、壁灯、挂灯和礼品灯五大现代灯彩品种。目前,海宁市为促进灯彩的发展,每年举办元宵节、中秋节两次常规灯展,每5年举行一次大型迎灯行街活动,吸引了很多海内外游客,成为硖石灯彩展示传统魅力的盛会。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