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名瓷·名家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文化财富周刊

第2版
民俗文化

第3版
创意营销
  标题导航
连紫华:德化瓷塑的坚守者与创新者
“静”——是休息,更是修行




 中国文化报 >  2014-01-25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静”——是休息,更是修行

    《蕉君梦》 青花飞碟瓶 46×23厘米

    《蕉君梦》 青花冬瓜瓶 23×48厘米

    《蕉君梦》 青花瓷板画 170×60厘米

    滕道洋的《蕉君梦》,追求的是一种恬静与淡雅的主题。色彩方面,青花的蓝色调展现了一种冷风秋月的优雅世界;素材方面,“芭蕉结果一条心”,就像山歌唱的,用芭蕉象征同心同力,用芭蕉传输真善美的情感。

    □□马文彦

    浓淡铺陈的青花造型、清新脱俗的画面构图、自由舒展的蕉叶、动感流畅的韵律、丰富细腻的情感……这是青年艺术家滕道洋用蕉叶构筑的青花世界,是充满人文情怀的艺术空间,是现实与梦想交织的心灵家园。

    青花瓷艺术可谓源远流长,自波斯进口青花色料“苏尼勃青”的引进后,这种特殊的青花料为景德镇青花瓷的兴旺奠定了稳固的基础。从明代开始, 青花瓷逐渐同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最突出的就是与中国独有的水墨画形式互相渗透,另外,又将墨分5色的理论运用其中。随着现代青花的发展,青花瓷与中国画的黑白论相结合,并且将黑白论中时常被人漠视的“白”进行探索,以新的视觉角度去重新认识这个具有千年文化底蕴并独具特色的青花艺术。

    在青花瓷创作题材纷呈的背景下,滕道洋独辟蹊径,将历代文人墨客寄托凄凉情绪的芭蕉叶植入青花瓷的世界,加以艺术化、人格化、理想化描绘,塑造成有血有肉、富含人文气息,既情绪饱满又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形象,从而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在滕道洋看来,“青花从青,从争。青意为蓝色、争指两人或多人抢夺一件物品。青与争联合起来表示让他们去抢夺天蓝色,怎么才能抢夺天蓝色?那只好放下手扬起头来去看天空的天蓝色了。”

    在《蕉君梦》系列青花瓷中,滕道洋生动地展现了自由生长,个性张扬的鲜明艺术形象——芭蕉叶,以及其所构成的和谐环境。作者在陶瓷胚胎上描摹着理想的自由境界,思索着人生的意义与价值。青花釉料所塑造的大片蕉叶或自由伸展、或潇洒独立、或翩然摇曳、或生机勃勃,个性鲜明独特,且极富空灵神韵。这是对自然的挚爱,是对生命的歌唱,是对自由王国的向往,是闪烁着青花色彩的人文理想。颜色浓淡的穿差和青花统一的蓝色表达了滕道洋对事、对物、对人一种静观静听静心的态度和追求。

    思想的火花往往能激发艺术的光芒。《蕉君梦》系列中的青花瓷宛如一柄“芭蕉扇”,为当今的青花瓷创作吹来阵阵清新之风,其可圈可点之处甚多。大胆的画面构图、虚实结合的布局,凸显出强烈的画面氛围和主题特征。青花釉料的运用新颖灵动、驾驭自如、浓淡有致。凭借其人丰富的表现力及装饰手法,蕉叶主体得以神韵飘逸、疏密有致地展现,恰到好处地体现出芭蕉的韵律美。

    一代有一代之艺术。在《蕉君梦》中,作者一扫以往芭蕉体裁创作的悲凉气氛,而加以热情、浪漫、艺术的展现。蕉叶由古往今来的“悲凉客”变身为集热情、活力、丰富的人格化形象。优雅飘逸的蕉叶们相互穿插、紧密相拥,生动彰显出“‘蕉’者‘交’也”的开放互动性色彩,而辅之以象征吉祥的紫藤花烘托其间,并以灵动飞鸟的点缀,共同营造出生机勃勃、和谐美好的自然生态氛围。

    “静,既是一种休息,更是一种修行。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于喧嚣,所有的伤痛,都来自于躁动。学会让自己安静,把思维沉浸下来,学会让自我常常归零,把每一天都当做是新的起点。停一停追逐的脚步,缓一缓紧绷的心弦,让心宁静,让灵魂升华。”滕道洋在《蕉君梦》的介绍里这样写道。

    在科技进步迅猛、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作为自然生态万千众生的有机组成之一,人类更需要对心灵的观照,更需要对自然众生、对和谐自然环境的敬畏和尊重。在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中,作为众生之灵的人类,和一片蕉叶、一只飞鸟没有本质的区别。关注心灵,尊重生命个体,顺乎天性的成长,珍惜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这是滕道洋的《蕉君梦》青花瓷系列作品带给我们的启示。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