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洪伟成 实习生 黄思宇
近日,由上海市长宁区委宣传部、长宁区文化局、长宁区文联联合举办的“身边的感动”——2013年度长宁区“树好人、学好人、做好人”文艺原创汇演在长宁区文化艺术中心剧场举行。
该项活动于去年2月启动,围绕近两年长宁区评选出的“道德模范”和“十大新闻人物”,通过公开招标、市场运作的方式,组织区域内外文学艺术创作团队,通过多样的表现形式,把这些先进典型搬上舞台。整个活动历时近一年,除了进行汇演,这批原创作品去年底已在长宁区进行了7场巡演。这些节目生动地再现了一批先进人物的感人故事,起到了感染人、激励人的社会效应。
不论出身,剧本好中选优
不同于以往直接交派任务给专业剧团,长宁区此番另辟蹊径,首先由主办方通过媒体公布新近评选出的16名先进典型人物的事迹,并在全市公开募集创意大纲。主办方收到提交的创作大纲后,经专家筛选,从最初的80多个创意大纲,到后来近50个剧本,再到22个作品进入排演环节,最终甄选出了10个节目入围。
在全市“招标”的做法吸引了各路团队积极参与,层层筛选、好中选优的淘汰机制令节目质量普遍提升。长宁区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孟鸿说:“无论体制内外、专业还是业余的团队,参与机会均等。此举也保证了节目质量,有助于文艺团体焕发活力。”孟鸿递给记者的汇演节目单显示,登台演出的原创节目既有来自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长宁沪剧团、上海左邻右舍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等专业文艺院团的,亦有来自新华路街道、虹桥街道的草根文艺团体。
为了争取节目入选,长宁沪剧团在定下创作大纲后即邀请国家一级编剧徐正清担当编剧、上海戏剧学院硕士生导师吴汶聪担当导演,紧锣密鼓地开始了节目创作。在此次汇演中,民营企业左邻右舍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入围了两个节目,该公司总经理纪晓兰说:“民营并非业余,我们的优势是有创意。”他们创作入选的街舞剧《自行车医生》就是一个出奇制胜的作品。在这个表现瑞士小伙子和上海修车大爷因自行车建立起情缘的故事中,他们引入了说唱、街舞和自行车特技等多种元素,使节目更有吸引力。
对节目的资金支持是与筛选过程同步的。从创作大纲入选环节开始,主办方便向参与团队支付稿酬或制作费,全程跟进、及时建议,并对最终获奖的节目给予资金奖励。据孟鸿介绍,这笔钱来自于长宁区政府去年设立的文化专项扶持资金,“我们起初提供保障性支持,最后给予肯定性奖励。这样下来,走到最后的团队一般都略有盈余,皆大欢喜,其他没能入围的团队也能达到收支持平。”
群众上舞台,演员下基层
素日就在身边的人物被搬上舞台,大家都愿一看究竟,因而7场社区巡演吸引观众超过4000人次。而这些作品之所以生动感人,与入选剧团在创演过程中的脚踏实地、深入生活不无关系。
《好人就在你我身边》是一个将16名先进人物事迹囊括其中的朗诵节目。为弥补朗诵形式上的单一,创作方把实地拍摄的16名先进人物的日常生活和事迹的视频作为舞台背景,使原本遥远的人物变得清晰鲜活起来。
为了表现好社区基层干部的日常生活、丰富沪剧《小巷总理》的故事情节,长宁沪剧团团长陈甦萍多次走访社区取材。“虽然只给我们10分钟的发挥余地,但一点也马虎不得。我们如果马虎了,怎么让老百姓认可台上演的就是他们身边的事呢?”《小巷总理》唱词的字里行间道出了基层工作的繁琐和不易,陈甦萍对这些人十分钦佩:“车棚倒塌、车辆乱停、水管老化,这种在我们印象中属于物业管辖的麻烦事,老百姓都会找到社区干部,他们的工作量惊人,甚至承担了很多分外事。随着与角色原型相识、相知,表现好他们逐渐变成了我们的强烈愿望。”
从小舞台到大舞台
为了使这台汇演节目显现持久活力,长宁区政府不仅在运作机制上推陈出新,在演出规划上也颇费心思。孟鸿说:“下一步,我们会鼓励社区文化中心对获奖剧本、演出录像进行观摩学习;另外,我们也考虑进一步听取意见,对作品精雕细刻,让好节目走出长宁,走向更大的舞台。”
“我们很看重,也很期待政府将这些节目在全市推广。”纪晓兰称,团队一开始就为这个公益项目投入了很多人力和财力,“社会效应远大于我们对经济成本的考虑,政府搭建了好的平台,我们就要靠自己的能力创作能走得出去的作品。”沪剧《小巷总理》虽然节目只有10分钟,但有故事、有情节。故事原型人物朱国萍看了两场之后感慨道:“我看了两场,掉了两次泪,这就是我们居委会干部的真实写照。”1月15日,《小巷总理》专家座谈会举行,陈甦萍称这是一次重新把脉,“下一轮演出结束后,我们会根据专家的建议再调整故事结构。用上海地方戏写上海故事再合适不过了,既能弘扬正能量,又能接地气,我们何不将目标定得更远一些呢?”据悉,《小巷总理》将在春节期间持续演出,借着年味继续传播中华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