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 木
都说春运买票难、就医挂号难,有听说报课外班抢名额难的吗?最近,北京市少年宫继新迁后又一次登上了各大媒体的头版,原因是兴趣班招生放榜后的第一天就迎来了上万名家长的排队抢号,更劲爆的是有的家长半夜就带着棉被蹲守,这不由让人想起某年央视春晚郭冬临小品中那个为邻居买火车票半夜提着马扎蹲守火车站的小人物,着实让人感慨良多。
一个少年宫报名为何就能挤破门槛?这与现今中小学生可以选择的兴趣班机构不多有很大关系。为了给学生减负,教育部门明令禁止中小学校举办兴趣班,而校外私人机构办的兴趣班鱼龙混杂,办学质量并不过硬成为很多家长不愿意选择的原因。而少年宫就不同了,它有着公办机构的背景,所聘用教师多数在本领域内有多年教学经验,就如北京市少年宫,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占了大多数,教师资源优质,收费标准还低,与私人机构比起来可谓“物美价廉”。
如此比较,无怪乎北京市少年宫的门槛被挤破呢,但这种情景却不由让人忧思。北京市少年宫报名挤爆门,体现了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强烈需求,折射出家长对艺术、科技和体育兴趣小组活动的浓厚兴趣,舍得对孩子的智力投资。说明现代家长教育理念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家长不再盯着中高考的考试科目,而是同样注重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目前,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教育改革离不开家长教育理念转化,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少年宫报名挤爆门说明教育改革获得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得到了极大的支持。
但是,教育部门对兴趣班的管理并不能止于禁止校内开办,应该采取综合手段加以引导。首先,要通过升学考试制度改革,建立把学生兴趣、特长纳入评价的多元评价体系,而不是只关注分数;让学生自主发展兴趣、特长,而不是在加分驱动下被动接受培训。其次,应大力发展公益性质的社会教育机构。在国外,大多社区都有体育馆、科技活动室等,向学生、居民免费或按成本收费开放,而在我国,社区公共资源比较匮乏,开放力度小。这导致青少年学生的学习、生活空间狭窄,要么学校、家庭“两点一线”,要么学校、家庭、社会培训机构“三点一线”。应通过增加投入,整合社区、学校资源等多种途径,加大公共资源的建设和开放力度,面向青少年群体,推出各种兴趣活动,吸引学生参加,既为他们课余、节假日活动提供去处,也为社区与学生之间搭建起了交流、培养、发展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