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美文/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标题导航
龟兔新说
女人干吗充“汉子”
松山湖杯“我的中国梦”文学作品征文启事
龙树婆娑
悠悠家国梦,殷殷赤子心
漫画作品




 中国文化报 >  2014-03-12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悠悠家国梦,殷殷赤子心
——读《忽如梦韵》有感

    袁学骏

    “冬春多少月圆日,唯到中秋最美时。明月寄思千里梦,此时相望也相知。”从忽如这首《中秋月》,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诗意的、开阔的内心世界,看到他胸中富有澎湃的激情。我们的诗人兼书法家忽如,把自己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诗词和书法手迹相互辉映,融于一体,还把历年来写下的歌词收入其中,形成了他业余艺术创作的新著《忽如梦韵》。这是一部靓丽的书,一部充满正能量的书。

    忽如是个大忙人。但他总是忙里偷闲,触景生情地酝酿清词丽句,似乎这得来全不费功夫。比如,他在出差来往中就吟出了《飞行观感》:“横穿万里云,傲踏千堆雪。仰天无穷碧,俯首路不绝。”在《南京感思》中又这样写道:“云轻追海去,月满落山西。翘首登高处,归心触景急。”在《走进西藏》中,则说“极目三千里,一路万重山。雪域风光日,美在八月天”。当然,忽如也有许多坐下来思索的诗。比如那首《秋夜冥思》中写的是:“风起叶落天凉,烛光残影神伤。举杯问长夜,时间多少沧桑?想天下之事,起起落落,来来往往。人生舞台皆戏台,喜怒哀乐均过场……”这又是作者在灯下深入思考人生命运的哲理之作。从上面引述中可以看到,忽如很善于记述自己的所思所感。特别是在年节时,写下的个人生命历程和真切感悟。更为独到、见长。比如二○○五年十月的《生日抒怀》:“四十六载历沧桑,一路风雨伴斜阳。三龄饥腹踏荒路,八岁寒衣走学堂。从戎冷暖织岁月,为政酸甜品风光。多少功利皆身外,只求亲情与安康。”这是正逢中年的作者,回眸于过去的苦难与有为的时光,表达出淡泊处世的生活态度。忽如还有多首新年元旦的佳句,传统节日的诗词,而且也长于咏物寄情。比如《贺二○○九年元旦》:“星移斗转绕光阴,又是一岁好年轮。昨夜寒风呼啸去,抬头尽是满眼春。”诗中流露出作者的心情十分快乐,充满着新的希冀。而《端午偶成》中则写道:“又是端午粽香飞,不问离骚赠与谁。天下万千求索路,只为尔梦笑春归。”这是作者闻着粽香追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说今人仍然学习他而上下求索,皆为盼望世间的阳春。他喜欢竹,写出“幼时初露小尖角,一夜春风两树高。向往凌云节不败,唯有虚心挺直腰”。(见《咏竹》)他喜欢兰花,便写兰花“不求招展过闹市,只愿斗室伴君长”。(见《咏兰》)这本是古今诗家写厌了的题材,在忽如手中却进行了翻新,形成了他的特色表达。

    我们的忽如是有梦的,一直是向着明天的。他在《观初冬雪》中这样写道:“北风吹雪早冬临,地落白金天洒银。莫道寒铺三尺厚,只为明日满堂春。”记录了二○○九年十一月石家庄一带那场罕见的大雪,曾经给人们出行造成了巨大困难,有的房舍竟然被雪压塌了。但作者辩证地看到,坏事可以变成好事,明春一定会禾苗茁壮大丰收的。在二○○八年五月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作者便在悲痛中奋笔写道:“海泣山垂草木衰,国殇家破一时灾。此临大难心不死,会有河山新未来。”面对惊世天灾,忽如仍然“心不死”,祈盼人间平安幸福到来。但是他也有噩梦。比如《念奴娇·梦》中这样写道:“梦惊突醒,展身轻,满目云开晴放。后怕蒙青纱异僧,佛珠光洁垂项。目透慈光,口出善曲,温良恭俭让。冬来暑往,一时位尊贤良。”但是,“平地骤起乌烟,横飞暗箭,会首斯人酿。依旧平常君子度,正饮人血酣畅。”最终是“云雨隆激,风雷震怒,更有神兵降。降妖镜下,却如狼魂幽荡”。这是一个正义战胜邪恶的梦。忽如艺术地告诉我们,要警惕身边的两面派、变色龙。在《登高望远》和在嫦娥卫星升天的欢呼中,忽如也欣喜若狂地洒下了诗情,都更充分地表达了作者一路前行的优良心境和一片赤子之情,显现出他身在名利场却能淡泊处世的恬淡心态与生活定力。他的梦,是人生梦,家国梦,前行之梦。

    作者不是浮躁的人,而是一位有激情又理智的达观者。他在诗词中表现出心胸的广阔,对世态炎凉的理性评判,表现出对国家、民族的赤诚之心,也表现出他对亲人、家庭和朋友的深情厚谊。而他那首歌词《白衣天使》,在二○○三年春天非典横行时的护士节上首次推出,我也是从此才知道不歌不舞的忽如竟然善于写歌。歌词优美、通达顺畅,歌手唱得也令人动情。从诗词、歌词两方面归结起来看,忽如创作的题旨普遍是阳光、健硕的,没有“小资”的无病呻吟,不是为博取什么名声和利益而创作。在艺术审美上,则是天然、明丽的。虽然他所用的都是浅字常语,却既有他的衷情和深意,又能让成人或孩子都能够过目难忘。在手法上,他巧用“一”“三”“百”“千”“万”等数字,给人以简约而宏阔的感觉。而且他也善于拟人。比如在《夏日梅园梅》中用“瘦”“羞”形容梅朵,在《秋雨》中用“吻”形容雨丝落下给人的感觉。这些自然产生出很好的艺术效果。他在《沁园春·荷》中,写荷花“姣姿丽质,羞蕊恬恬”,明明是写成了一位青春少女,其美感便油然而生。忽如在这个集子中吟咏日月江河,春夏秋冬、风霜雨雪、竹兰梅菊荷,过年与度节等,都是以美的事物寄托美的情感。作品的哲理意蕴是忽如作品的重要特色。这在前面引文中已多有体现,这里不再细说。而他的书法与他的诗与歌一样,也已经形成了一种潇洒落拓、动感甚强的风格,却又讲究笔墨的分寸与章法,自我放纵与控制很得体,从而每一幅创造了整体性的和谐之美、流动之美。窃以为,忽如多年来广采博取,学过诸位书家,广采博取,案头苦练已经很久,但许多地方有意或无意地突出了郑板桥的爽放不羁,却又比板桥体更为流畅。

    简言之,《忽如梦韵》是一部来自生活又充满才华与美感的艺术新著。盼望作者忽如能够拿出第二部、第三部新作来,满足文友们的艺术期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