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英
日前,由中国孝基金联合湖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单位主办的2014“美丽湖南·孝行三湘”大型公益活动在株洲启动。来自株洲社会各界的1000余名劳动者代表免费观看了弘扬孝文化主题的话剧《守岁》,并一起探讨孝老爱亲话题。启动仪式当天,现场来自株洲本土的30余名企业家自愿宣誓成立了孝基金·株洲火车头孝行志愿服务队,他们今后将走进株洲各地,自发开展“关爱老人、践行孝道”系列公益活动。这是中国孝基金成立4年来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开展孝老爱亲、弘扬民族传统美德事业的一个缩影。4年来,孝基金在发起人杨怀保的带领下,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掀起了孝老活动的高潮,也走过不少艰辛坎坷。
艰苦生活带来美好梦想
孝基金的诞生,与它的发起人杨怀保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1985年,杨怀保出生于陕西汉中勉县寨子坡村,该村是勉县的一个特困村,杨怀保的家又是这个特困村里有名的特困户。在杨怀保的脑海里,他的童年时光只有苦难和艰辛的记忆,那时候家里经常没有粮食也没有油吃,饥饿、病痛经常折磨着一家人。杨怀保回忆,一天,一位老爷爷在他饥饿不已时给他一块饼,简单的一个举动,让杨怀保内心充满了温暖和力量。那时起,杨怀保心中便升起一个愿望:自己要做一个能给他人带来温暖的人。幼年的这些经历让杨怀保既有农村孩子的朴实、善良,也有吃苦耐劳、自强不息、永不放弃的精神,
2003年,杨怀保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湘潭大学。由于放心不下家中贫病的父母和年幼的弟弟,18岁的杨怀保便将全家人接到自己身边,一边勤工俭学,一边照顾家人。为了解决一家人的生活来源,大学期间,杨怀保兼职数份工作:卖槟榔、做家教、当推销员、捡废品。
除了解决自身生活困难,杨怀保还和老师同学一道在学校成立了勤工助学管理中心,帮助数千名大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困难。他利用学习之余奔走于全国各地,深入农村留守儿童学校、家庭调研,为约10万名贫困中小学生带去了励志报告,多次深入高校、政府机关、社区、监狱等地宣扬孝道,号召全社会关爱老人、关心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杨怀保的先进事迹引起了社会关注,他个人先后当选为“陕西省十大孝子”“湖南省大学生品学奖”“全国优秀共青团员”“2007中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首届中国大学生十大自强之星标兵”,获得“2009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标兵”候选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等荣誉称号。2007年9月,杨怀保与袁隆平、申纪兰、钟南山等人一道被评选为首届“全国道德模范”,受到了胡锦涛、李长春、刘云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10年1月,杨怀保当选为十六届团中央委员。
简单起家的“孝基金”
被评为首届全国道德模范后,杨怀保得到了来自社会和政府的更多关注。2008年,时任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问杨怀保今后有何打算,杨怀保表示自己想从事公益事业,向社会传播关爱,得到了书记的高度肯定。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还在湘潭大学读硕士研究生的杨怀保开始摸底全国公益慈善的总体情况。
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 孝基金终于获批成立。针对老龄化社会背景以及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回归的需求,作为中国首家专注于敬老公益事业的非营利组织——孝基金以“明德立业、敬老育人”为宗旨,面向全国开展传统文化研究与传播、孝行助学及青少年孝德教育、老龄化社会问题研究、困难老人帮扶、孝行志愿行动、社会化养老实体等符合孝基金宗旨的服务。2009年,还在读研的杨怀保拿出自己的10万元积蓄,感召了两个同学,在长沙租来的一个简陋办公室里,孝基金正式启动。
“当时既没有宣传、也没有明确规划、甚至没有想好下一步该怎么走。”说起开始的艰难,杨怀保表示自己有心理准备。2009年的暑假,中国孝基金结合团中央当年的三下乡活动,在时任岳阳县委书记彭国甫的支持下,组织志愿者发起了“怀保孝心行”的公益活动。他们召集大学生志愿者去到了岳阳县,为农村老人义诊、保健、调研。活动反响很好,当地政府与村民都非常满意,活动后来被批准为公益创业项目,获得了团省委奖励的5万块奖金,用这笔雪中送炭的资金,杨怀保及几位同伴用来添置了紧缺的办公用具。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孝基金得到社会的支持也越来越多。基金活动的开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层面。得到了袁隆平、陈光标等社会重要人士的支持,杨怀保也得到社会广泛关注。2010年,他与毕淑敏等名人一道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一档谈话类节目,节目播出不到两小时,国内一家知名企业便给杨怀保打来电话称他们想做公益,但是希望杨怀保能答应做企业接班人,并把孝基金关掉。杨怀保说,我明白对方的意思,当时孝基金在资金上的处境也非常艰难,但如果孝基金因为钱而失去了纯公益的本质,那会是破坏我原则的事情。此后,杨怀保遇到多次类似的情况,但为了孝基金的存续和发展,他都婉言谢绝了。
“孝”要弘扬,梦要坚守
通过四年努力,孝基金共募集执行善款近千万元,在全国开展了“空巢关爱工程”、“孝行奖励计划”、“孝行三湘”、“三一·空巢老人关爱行动”、“暖冬行动”等品牌活动,在上海开展了公益助学拍卖活动、在深圳开展了“敬老健身行动”、在四川省开设了“孝基金班”、在云贵两省开展了抗旱救灾公益活动。
目前,孝基金总部设于长沙,并设立了北京、深圳、西安办事处。在长沙、岳阳、湘潭、永州、湘西、张家界、株洲等地建立了十三个空巢关爱基地,同时联合中南大学等高校合作共建了直属孝行协会。这些协会通过发动志愿者,将孝的行为、理念广泛传播。此外,孝基金还成立了孝文化研究传播中心,在社会范围内发动爱心人士编写读物。
辛苦了四年,但杨怀保表示,自己非但没有成功的喜悦,却有了很多意想不到的触动。公益比企业难做太多。这是杨怀保最深刻的体会。“因为公益在中国才处于起步阶段,不能盈利,不被社会主流认可,很难持续健康发展”。
杨怀保细细向记者谈起他的体会,就目前的社会大环境来说,做公益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公益的理念和土壤还有待培养。我们在做的过程中,有人支持,有人漠不关心,也有人表示质疑,其中后两者占60%。其次,我们缺乏专业的人才,不知道公益到底应该怎么做。现在社会上各类公益组织有很多,因为组织不力而带来不良影响的不在少数。
他表示,4年来,孝基金工作人员流动性也比较大。目前,包括自己在内,只有3个全职工作人员。由于坚持纯公益的性质,杨怀保及同伴经常通过在外做兼职赚钱来维持生活和基金的运转。杨怀保承认自己还没有找到一个可行的运转模式来操作孝基金,这也是当下公益基金共同面临的问题。
据了解,今年是杨怀保带着全家读大学的第十个年头。杨怀保的弟弟已经考入了华南理工大学就读大二,他的父母身体也较当年有了很大好转。他在六年前当选全国道德模范轰动全国的巅峰时选择潜心默默的献力公益,如今,他和全家还一如当年,憨实、简朴、充满力量。他和全家的经济状况并没有“出名”而改善。但当看到贫困的孩子因孝基金的资助能重返校园,志愿者的关怀让留守老人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杨怀保就觉得这一切都是有价值的。“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孝基金的路还很长,但他坚定的信心走下去。
“人生在世,个人的生活需求其实很简单也很容易实现。我希望能倾尽一生,把自己的力量奉献给祖国最有意义的事业——不管是公益还是其他”,杨怀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