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广东记者 谭志红 通讯员 周 龙
今年春节期间,东莞市文广新局充分发挥鸦片战争博物馆、市博物馆、可园博物馆、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东莞展览馆、袁崇焕纪念园6家市属文博场馆文化宣传阵地作用,组织各市属博物馆策划各类陈列展览30个,举办参与性活动11项,并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吸引观众达100万人次,较去年增长10%,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展览精彩纷呈 活动趣味横生
春节期间,东莞市各市属博物馆在基本陈列基础上,又策划推出15场专题展览。这些展览内容丰富,特色突出,深受观众喜爱。如鸦片战争博物馆推出的“馆藏精品展”展览,包括国画、书法、明清佛像等42件(套)展品,题材多样,风格各异。东莞市博物馆推出的“青史流芳——明清时期东莞历史名人文物展”“阅古赏珍——馆藏文物精品系列展”“吉星献瑞——东莞市博物馆藏十二生肖文物展”3个精品展,展示了奇珍异宝的千姿百态、传统生肖文化的新奇有趣和莞邑大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东莞展览馆引进的“三星堆、金沙出土文物珍品展”,充分展示了古蜀国的辉煌文明,并在布展上营造出一股浓浓的神秘色彩,拉近了观众与文物之间的距离。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推出的“共同的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东北抗战图片展”,反映了中国东北抗战全貌及特殊性,展示了包括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及东北抗日联军、东北隐蔽战线的红色特工等方面鲜为人知的珍贵照片及文物、复制品等,吸引了大量观众。
为活跃参观气氛、让观众在参观的同时寓教于乐,各市属博物馆纷纷策划各类互动活动11项,作为陈列展览的延伸,提升参与性、互动性和趣味性。如鸦片战争博物馆举办“喜迎新春送春联”的活动,邀请省书法家协会的书法大师亲临海战博物馆陈列大楼现场,游客自己挑选春联内容,书法老师现场挥毫,为广大观众免费书写并赠送春联。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策划开展的“山歌悠悠,老区红韵”原生态客家山歌演出活动,为广大社区民众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展现了原生态客家文化的魅力,弘扬了东纵精神。此外,还有东莞市博物馆开展的“展览活动答题”“十二生肖灯谜竞猜”,袁崇焕纪念园举办的“团圆中国梦、曲艺贺新春”“团圆中国梦、击鼓乐欢腾——祈福击鼓送祝福”等活动,也吸引了一大批观众参与。
精心筹备活动 服务便民利民
为组织好2014年春节期间文化活动,东莞市文广新局要求各市属博物馆提前做好春节期间展览活动策划,制定观众参观高峰应急措施,落实领导干部带班制度,加强巡查,保持良好参观秩序,保障节日期间文物与观众安全。
为给广大市民和新莞人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及周到贴心的服务,各市属博物馆对服务流程、操作规范、设备设施维修保养、日常管理和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和整改,制定《春节接待工作方案》,并对一线工作人员进行礼仪培训,力求以一流的服务满足观众需求。
为给观众提供优质的讲解服务,各市属博物馆积极利用高科技,创新服务方式,启用新媒体导览服务。如东莞展览馆推出基本陈列手机视频导览、电子语音导览和“三星堆、金沙出土文物珍品展”二维码微信导览,提高讲解服务覆盖。
各市属博物馆还大力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免费为观众提供饮水、行李保管等服务。鸦片战争博物馆设立了博物馆志愿服务岗,志愿者承担前台咨询、发放宣传资料、义务讲解等工作,并协助维持展厅秩序,积极开展便民利民服务,为市民提供道路问询、应急处理等帮助。东莞市博物馆组织志愿者为观众提供义务讲解服务,让更多人了解东莞历史文化,向观众传递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