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素娜
①在场的参展艺术家一人写一字组成“我们爱和平”
②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副主任杨健参观展览
③开幕式现场
④观众在开幕式现场拍摄艺术家书写的作品
⑤⑥⑦观众参观展览
⑧工作人员忙碌布展中
3月7日下午6时,香港中央图书馆一层展览大厅。“我们爱和平——两岸四地华人书画精品展”开幕式刚刚结束,魏丽敏气喘吁吁地背着双肩包、攥着相机冲进了厅内,“还好赶上了。”
魏丽敏是香港一所中学的退休教师,平素爱好绘画。在她印象中,香港已经多年没有如此规模的中国书画展了。“我一进来就震惊了,作品很丰富,也很有特色。”魏丽敏说,“以‘和平’为主题,这个展览很有意义。我们都是同宗同族的中国人,可以说维护和平、向往美好是炎黄子孙的共同期盼,相信此展会深受香港书画爱好者的喜爱。”
“我们爱和平——两岸四地华人书画精品展”展期自3月7日至11日,汇聚了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近200名艺术家的绘画、书法作品逾300幅,这些作品表达了艺术家们对于“和平”的赞颂和在“和平”主题上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引发了香港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
“好艺术要一起分享”
止戈兴仁、讲信修睦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古训,也是艺术永恒的主题。本次展出的绘画和书法作品各150余件,其中绘画作品涉及山水、花鸟、人物等多种题材,包括马书林《关羽》、苗重安《武当天宫》、纪连彬《荷塘》、李乃宙《春雨》、巫卫东《清风吟歌图》等,这些作品特色鲜明,立意高远,艺术家们通过对壮丽山河、五彩花卉以及鸟、兽、虫、鱼的描绘,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书法作品既有欧阳中石、李铎、王家新、赵长青等书法名家的丹青墨宝,也有许多青年艺术家创作的精品,涵盖行、楷、隶、草、篆等不同书体。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亦有多位艺术家参展,其中,香港艺术家作品有22件,台湾10件,澳门5件。
中央图书馆是香港最大的公共图书馆。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处处是读者的身影。展览期间,由于港媒的持续关注和报道,许多市民也专程来观展。展厅中常见手拉孩童的父母、老人、学生。手拖拉杆箱,一脸凝重的“文艺青年”也时有闪现。
香港曾一度被称为“文化沙漠”,但如今这一提法却已渐渐隐去。近年来,随着港府的持续激励和扶持,香港艺文活动越来越多,仅大型艺术展就有“亚洲当代艺术展”“国际古玩展”“巴塞尔艺术展”等。
“香港的艺术活动越来越多,但我们之前最常见的都是现当代艺术,如此规模巨大的中国传统书画展实为少见。”祖籍福州的香港市民杨学文说,“此次我在展厅中拍摄了许多照片,我想发给在福州的哥哥,好艺术要一起分享。”
和平是艺术家共同心声
展览在香港市民中引发关注,参展艺术家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怀。
自小热爱书法的施子清,由于自小家庭困难无法深入学习,后来条件好了,不仅重拾书法,更热心扶持公益文化事业,30年来从不间断。“此次展出的作品琳琅满目,既有传统的,也有创新的,两岸四地各有所长、各有特色,这就是文化艺术交流的意义所在。无论是现代文化还是传统文化,香港都能包容兼收,因此,我们的作品目前看来与北京、台湾等地差距不大。”施子清说,只要是热爱艺术、品性贤良的人,都是艺术大家庭的成员。
黑龙江艺术家陈建为此次展览专门创作了两幅花鸟画作品,他选用了北方常见的马兰花和车前子两种植物做题材,将其进行概括、取舍、夸张等艺术加工;画中的两只鸟或相伴飞翔,或相互交谈,表现出一种安宁、祥和的气氛。“作为大陆北方的一名年轻画家我深感荣幸和责任重大。‘和平’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自然界的安宁与平静给了人们美好的享受与快乐,作为一名画家,我有责任和义务通过自己的感知、感悟,观察生活和创作表现生活,表达百姓对和平的渴望与期冀,用艺术的语言为‘我们爱和平’尽绵薄之力。”陈建说。
沈荣槐书法作品的内容出自《易经》中的干卦,他解释,题中的“万国咸宁”寓意每个地区、每个国家都非常和平、安宁。
据澳门美术协会常务理事欧耀南介绍,澳门有50多个书画团体,都很活跃。在葡萄牙统治时期,受葡萄牙文化影响,澳门绘画有着浓重的葡萄牙艺术色彩。随着回归祖国和两岸间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澳门书画也吸收了许多中华传统文化,更加丰富充实。他说:“和平是我们共同的心声,我相信每个来此参观的人都会和我一样,不仅有所收获,也会播撒和平的种子。”
展览现场,两岸的艺术家们还共同书写了“我们爱和平”五个大字,表达了他们对国家安宁、世界和谐的美好愿景。
适当时机将办海外巡展
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上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倡导世界和平,艺术家纷纷响应,创作了大量以世界和平为主题的艺术佳作,齐白石、何香凝、陈半丁、王雪涛等14位中国艺术家联手创作的《和平颂》享誉全球,在世界舞台上扬中华国威,展现了中国艺术家的风采。齐白石由此与居里夫人一起获得了和平勋章。60年过去了,两岸四地的艺术家们依然坚持以自己的笔书写艺术、追求美好,可以说,和平的火种在中华民族的艺术家手里从未熄灭。
此次展览由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主办,香港和平文化交流中心、《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新星出版社等承办。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副主任杨健,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香港分会主席施子清,香港美术协会主席萧晖荣,香港著名出版家蓝真,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助理署长吴志华,台湾中国书法家学会理事长沈荣槐,中国书法家协会国际交流委员会秘书长白景峰,《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主编严长元等出席了开幕典礼。
本次展览从策划、组织到展出,历时很短,给予艺术家准备的时间有限,但受到邀请的艺术家除身体等特殊情况外,都积极地为展览提供了作品。或许,艺术并不能让所有人摒弃邪恶和霸权,或许也无法制止暴力和冲突,但呼唤正义、促进和谐却是艺术家的情怀和责任。如此多的作品汇聚到香江之畔,也是艺术家们对和平的关注与向往。
“人类文明进步需要和平,世界发展需要和平,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期盼。我们要用书画艺术的形式,向全世界传播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人文思想,传达中华民族对于国家安宁、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望。”香港和平文化交流中心主任谢刚表示,将在适当时机在海外举办巡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