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公共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公共文化
  标题导航
千人艺术团换来万人笑开颜
图片新闻
为百姓练就一身硬功夫
广西昭平:农家书屋有“黄金”
郑州第十届绿城读书节落幕
张家口开展公共文化惠民活动
武汉图书馆为市民打造特色馆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4-03-26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吉林市群艺馆开展“岗位大练兵”
为百姓练就一身硬功夫

    本报驻吉林记者  常雅维    通讯员  王星晶

    “李老师辛苦了!”随着一阵热烈的掌声,30多名琴友齐刷刷地站起来,恭恭敬敬地向李艳春鞠了一躬。这是日前记者在吉林省吉林市教育学院老年大学琴友俱乐部看到的感人一幕。琴友张彤宇告诉记者:“李老师的腿脚不好,但教琴的水平可是一流的,两年来他风雨无阻地来给我们上课,我们也只能这样表达感谢了。”

    李艳春是吉林市群众艺术馆的一名键盘类辅导教师。近两年,吉林市群艺馆开展了岗位大练兵活动,进行全员性的岗位培训,目的就是提高辅导老师的业务水平,让他们更好地为百姓服务。而如今,像李艳春一样的辅导老师几乎在吉林市各个社区、街道、乡村的文化站、文化大院都能找到。

    据吉林市群众艺术馆馆长李少刚介绍,举办岗位大练兵的初衷源于一次社会调查。2012年初,他们对吉林市的9个文化馆、76个文化站、1358个文化大院、277个社区活动室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调查结果反映出的问题集中表现在群众对“业务不过关不服气,政策不到位不喜欢”上。怎样让群众服气、喜欢就成了他们制定岗位大练兵实施方案的重要标准。

    为此,吉林市群众艺术馆在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从考核、培训、上岗三方面进行了规范细化,并根据考核结果分档进行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为群众服务。他们把考核分为基础能力和辅导能力两部分,音乐、舞蹈、美术等技能纳入基础能力范围,参加考试的人员抽到题目后要现场进行表演,然后再以现场授课的方式考核其辅导能力,最后由专家和群众评委进行点评。在这个过程中,“一专多能”是重要的考核内容。李少刚说:“群众艺术馆不仅是唱唱跳跳的地方,还是群众文化的孵化基地、培育基地和教育基地,大练兵除了要让大家提高技能还要转变观念,要让他们完成从文艺干部向文化干部的转变。”据吉林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姜文光介绍,这样的大练兵他们每年进行一次,考核结果与职称评定、业务考评、年终评优、岗位晋级全面挂钩。

    孙小棠原是吉林市群艺馆基层活动指导部主任,在2013年末举办的岗位大练兵中,她顺利通过考核后担任了馆长助理一职,她说:“这种岗位练兵对我们来说既是考核也是培训,全方位展示了专业技能的同时,也锻炼了语言、文字、协调组织等各方面的能力,使我们的业务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

    在吉林市群众艺术馆工作了近30年的声乐教师刘兴民说起这两年的岗位大练兵深有感触:“岗位大练兵让我们走出去之后更自信了,也大大增强了我们馆的知名度。”在此前的辅导能力考核中,刘兴民抽到的题目是表演京剧选段,他虽然是美声教师,但在戏曲方面的展示也相当不错,得到了专家评委们的一致肯定。他说:“做群众文化工作考验的就是我们的综合能力,作为一名文化辅导教师,不能受自身专业束缚,触类旁通不仅非常重要,也是让群众信服的一种能力。”

    于岩是吉林市群艺馆里的新人,做调研工作的他,去年对舞台灯光布置着了迷,经过半年多的自学,如今他已经基本掌握了相关操作技能,馆里组织一些大型活动时他也都能伸上手。他说:“岗位大练兵让初来乍到的我学到很多东西,有这样一个良好的氛围,能促使自己主动去吸收各种知识,这对我们年轻人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如今,吉林市群众艺术馆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仅2013年就举办了地区文化馆(站)长培训班、贫困村文化大院负责人培训、全国第五套健身秧歌培训等,培训基层文化工作者和文艺骨干千余人次。“吉林市群众艺术馆的岗位大练兵练出了真功夫,这项活动今年将在吉林省的各个文化馆站进行推广。”吉林省群众艺术馆党支部书记兼副馆长尹卓惠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