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的、省级的美术创作工程越来越多,国家财政投入的数额也一再打破纪录,加上4月30日文化部正式发布了《国家艺术基金章程》和4个《项目申报指南》,都表明了国家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方面的国家力量。可以说,这些激励和扶持的力度是史无前例的,出人出作品应该是在常理之中。然而,自新世纪以来的10余年间,中国的美术创作出现了哪些值得称道又为社会广为传颂的作品?现在应该盘点盘点。过多的钱,过多的项目,过多的工程,过多的机构,不仅是分散了注意力,更重要的是颠覆了人们对于项目、工程、机构应有的尊崇,也瓦解了美术家为艺术而艺术的心智。如果在新世纪的美术发展中,在经济的激励和扶持下消解了对于艺术的尊崇,如果社会的价值观定位在画的价位和画家的官阶之上,如果这个时代缺少代表这个时代的精品力作,那么,国家财政的再大投入又能如何?那只能说是修了一个又一个没有高僧的大庙而已。”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谈“经济的激励和扶持消解了对于艺术的尊崇”
【尤其对于艺术来说,“钱”绝不是万能的,生态、机制更重要。】
■“艺术是自由的,个人选择和所要表达的思考有一定的关联,这就是必要性和合理性。如果只是为了做出某些效果,跟艺术家的个人生活和思想观念没有什么关系的话,这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有的人就喜欢传统的价值观和传统生活,那可以做传统水墨表达;也有人不能接受,完全是否定的态度,就可以创作和传统没有关联的艺术。总的来说,艺术家不能跟风,有自己的立场、价值观和选择,从作品中可以看出你这个人来,而不是说别人做过了,就要躲避开。我是一个研究者,希望找到不同的个案和样本,正好发现某个人做的东西和我的研究方向契合,而且做得比较精致,就会引起我的兴趣。我不喜欢自我炒作和跟风的艺术家,比如当下新水墨和新工笔受到追捧,就转换方向去画这些画,这就没有任何生命的道理和依据,至少要有上下文的关系。”
——中央美院教授尹吉男说“不喜欢自我炒作和跟风的艺术家”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艺术界最缺这种“竹石”精神。】
■“在我看来,艺术家首先要完成的任务是真诚的态度,所以一切花哨新奇的语言与强烈的外表只能证明作品内在的虚弱。在时下的中国,当代艺术不再是为了震撼这个时代,更多的是——为了感动。我认为艺术家首先得是一个提前‘觉悟’了的人,然后再是思考艺术在今天为何存在。我个人理解当代艺术的主要功能和使命是反对愚蠢,是为人类的彻底觉悟起到一定的反思与提示的作用。”
——艺术家信王军说“当代艺术的主要使命是反对愚蠢”
【在中国,一个富有良知的文化人,首先要做的往往是真相的呈现、常识的普及。】
随子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