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驻湖南记者张玲)6月13日至15日,由湖南省文化厅主办、省群众艺术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湖湘记忆——2014“文化遗产日”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展演活动在省群众艺术馆等地举办。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又声出席展演活动启动式,参观非遗项目的展览展示,并欣赏了精彩的非遗节目表演。湖南省副省长李友志观看了非遗项目的展示展演。
许又声详细了解了非遗传承人的生活和生产情况,对大师们的精湛技艺赞不绝口。他指出,在漫长的岁月里,湖南各族人民凭借其勤劳和智慧,孕育出多姿多彩的传统习俗和民族风情,构成了独具湖湘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留存了丰富厚重的“湖湘记忆”。许又声强调,全省各级文化系统要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贡献力量,加强协调配合,组织精干力量,认真做好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让人民群众在享受非遗丰硕成果的同时,切实感受非遗的深刻内涵和无穷魅力,营造人人是非遗保护主人、个个是非遗保护受益者的良好氛围。
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非遗保护与城镇化同行”。湖南举办湖湘记忆——2014“文化遗产日”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旨在充分宣传和展示湖南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非遗资源和近几年的非遗保护成果,让群众在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刻内涵与无穷魅力的同时,更加深入地了解非遗、热爱非遗,自觉加入到保护非遗的事业中来,进一步促进非遗的有效保护和科学发展。
本次活动共汇集了湖南省14个市州的38个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有近400位代表性传承人参与现场展演。展演活动主要包括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节目展演、优秀非遗项目展览和非遗展示活动进校园等内容。
6月13日上午,在省群众艺术馆文化广场,来自长沙市雨花区的洞井龙舞、邵阳城步县的吊龙舞和岳阳汨罗的长乐抬阁故事会赢得了观众一片喝彩。活动期间,这3个非遗项目还分别在长沙市玉桂路、太平街、梅溪湖骑龙大街等路段进行了别开生面的踩街巡游,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
除了特色的非遗踩街巡游,主办方还在省会长沙安排了多场非遗优秀节目的舞台演出和广场表演。桑植民歌、新化山歌、瑶族盘王大歌、沅水号子或婉转动听,或气势恢宏;土家族摆手舞、瑶族伞舞、侗族芦笙舞、苗族四方鼓舞彰显不同的民族特色;湘剧、湖南昆曲、长沙花鼓戏和常德丝弦等地方戏剧代表剧种云集一堂,还有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青山唢呐和备受小朋友喜爱的湖南杖头木偶戏。
在省群众艺术馆艺术长廊、太平街戏台、湖南师范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等多个地点,湘西竹编、苗画等非遗项目传承人为观众进行现场传习教学,并通过传承人现场展示、图片和文字形式的非遗成果展、非遗实物展及多媒体展示等多种形式传播非遗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