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投融资

第3版
融资案例
  标题导航
互联网破解文化产业金融难题




 中国文化报 >  2014-07-05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光合映画:如何让创意吆喝出票房?
无标题

    《白日焰火》等电影热卖的背后,离不开电影营销。

    随着电影产业的迅猛发展,产业链越来越成熟,其细分程度越来越高,电影营销正是产业链中与观众密切度很高的一环,说白了,就是要想方设法将电影票卖到观众手中。但究竟如何将观众视线吸引到一部电影上,又如何让观众对影片抱有强烈的观影期待,最终心甘情愿地掏钱买票?这门生意中的学问并不简单。

    □□特约撰稿 卡西

    电影营销是电影产业第四个细分服务流程,近两年已成为推动电影票房增长的新动力。在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3个传统环节之外,电影营销越来越受到制片方重视,这个原本处于电影产业下游的细分领域已慢慢发酵,并正在逐步形成竞争市场。

    对于文化创意领域而言,创业者的“头脑”价值远远大于公司价值。但这也往往成为束缚其长大的枷锁。成立于2010年的北京光合映画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合映画”),就是这样一家高度依赖于创意的电影营销公司。

    在电影营销这个细分行业,目前国内步入成熟期的公司仅10家左右,而光合映画凭借突出的营销创意跻身前三行列。光合映画总经理陈旧认为,当下的电影营销早已不同于传统的运作模式,平台和渠道都属于基础建设,最重要的还是文案创意。究竟,光合映画是如何靠创意吆喝来票房的?如何在仓促的一个月内搞定一部文艺片,并获得过亿元票房,创造文艺片票房纪录的?而更早之前,影片《厨子戏子痞子》在经历换片名、换类型定位风波后,最终获得票房佳绩的过程又是如何印证光合映画的营销理念的?

    转型记:我不是一个好的电影记者

    陈旧是媒体人出身,一直在《新快报》、《南都娱乐周刊》、新浪网等媒体做电影记者。他自嘲:“我不是一个好的电影记者”,一直在酝酿转型。一次在营销公司做兼职的经历让他下定决心脱离媒体,自己创业。“做记者时,其实与行业还是隔着的,尤其在2005年左右,基本是片方想给你什么信息,你才能获得什么信息,并没有进入到行业里。在兼职过程中我发现通过与导演、片方一起聊整个影片的拍摄流程以及市场策略,才真正进入了行业里。”陈旧说。

    陈旧最早是以工作室的形式入行,靠朋友介绍拼单接活。起初创业时,陈旧并不看好电影营销行业,因为这一领域处于电影产业下游,当时电影产业还没有今天这么细分化,电影营销还未形成专业化,没有什么太高的技术门槛。

    “2007年左右,电影营销思路还处于初级阶段,技术门槛不高,工作内容与记者差不多,以写稿为主,无非是原来的一稿一发变成了一稿多发,核心竞争力就是写稿能力和对全国的传统媒体渠道的把控能力。基于我原来有过门户网站、报纸等媒体平台的工作经历,积累了一些媒体资源。”陈旧回忆道,在那个时代,曝光率就是很多电影做宣传好坏的考量标准,其他如发布会、海报、预告片也会涉及,但相对很少,而这些放到现在,都已变成了最基础的工作。

    陈旧当时的兴趣点偏重于电影开发、项目策划方面,还是想在电影产业的中上游做点事,但2009年后,陈旧逐渐意识到电影营销的未来前景和市场空间不可小觑,他意识到这个行业未来肯定会有大发展。于是,2010年,他决定注册一家专业的电影营销公司,将创业重心转移到电影营销领域,这一决策无疑是有市场预见性的,其先行优势成就了今天光合映画在行业内的领军位置。

    “我们很高兴中国电影进入到这个时代,电影营销这个电影大产业下的细分领域已经有日益突出的价值,慢慢它的技术门槛和想象空间开始变大,电影营销公司已不再是纯粹的乙方,我们与万达、中影等影业集团的合作更趋于双向选择。他们现在开始用竞标的方式选择营销团队,这使得我们的业务迎来新的爆发点,同行之间靠宣传方案公平竞争。”陈旧说。

    《白日焰火》:一个月完胜立体营销战

    3月21日,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获奖影片《白日焰火》公映,4月9日票房破亿,用20天时间闯入了“亿元俱乐部”。对于商业片来说,这并不是什么特别值得称道的成绩,但对于《白日焰火》这样的文艺片来说,却足够鼓舞人心,而《白日焰火》背后的营销工作正是由光合映画完成。

    光合映画在接到《白日焰火》的营销任务后,将其定位为犯罪爱情片,反而没有强调其文艺片元素。陈旧解释,之所以如此定位影片,第一出发点是要做到核心受众的高转化率和普罗大众的高到达率。“对这部片子,我们判断它的核心受众是以豆瓣上的青年为主,不是那种深度文艺青年,深度文艺青年其实传播面很窄,我们是想抓住豆瓣式的文艺青年。”陈旧说,“我们内心又知道它其实就是一部文艺片,以前很多人做文艺片喜欢打情色牌,打一些政治、社会话题牌,但这显然已不适应现在的时代,可能会得罪了核心受众,又挖不来普通受众。”

    对于普罗大众,光合映画的策略是确保传播到普通大众的信息是好的、高级的,所以选择从明星角度入手,增加主创人员的曝光量,以影帝和明星效应增强娱乐性。“我们让主演廖凡去上《我是歌手》做主持人,并邀请姚晨、徐静蕾、梁静、刘若英等明星微博助力,去《中国好歌曲》当颁奖嘉宾。”陈旧说。

    而对核心受众来说,除了用正面传播不断提高观影期待,同时又有针对性地开发,比如,与韩寒的《一个》APP进行深度合作;邀请知名80后作家张嘉佳、叶三等人写同名故事;在豆瓣搞互动活动;与蛋糕店、酒吧等渠道合作开发同名点心和鸡尾酒等,这些营销手段都是为了抓住文艺青年。“对于核心受众,我们要尽量做到高转化率,比如,像豆瓣的文艺青年,他们更关注电影本身,那营销方法肯定与很多商业片不一样,要与这部分人群的气息重叠。”陈旧说。

    陈旧解释,最终,光合映画给《白日焰火》营销计划的定位明确了几个概念:“黑色电影”远,“犯罪爱情”近;“金熊双奖”深,“年度神片”浅;“口碑传播”窄,“大众点评”广。有了清晰定位,接下来一个月的宣传就能把握住大方向。

    具体来说,对于《白日焰火》的营销,光合映画分了四步走:以大型事件起势,打出犯罪爱情类型定位;以电影节作为传播渠道,最大范围传播电影类型、角色、海外口碑等信息,并且坚持强调影片商业性;廖凡柏林得奖,趁热度确定档期,进一步引发关注度,并且直击影片卖点;影片上映后主打演员“华彩”及“神片神解读”,光合映画与新浪微博合作,邀请鹦鹉、史航、艾辉、黄佟佟、木子美等微博大号,发起内部称为“六神”的线上活动:神解读、神吐槽、神段子、神片名、神后传、神影评,希望观众能带着任务去观影,化解影片本身节奏慢的闷片问题。新浪微博后台数据显示,这次线上活动到达的人群超过1亿人次,并创造了豆瓣电影上有史以来短时间内提问最多解答也最多的纪录。

    在传播渠道方面,光合映画始终主打全媒体合作概念:传统媒体主要在门户网站策划专题,杂志、报纸则以“软广”传播为主,电视频道方面则与湖南电视台的综艺节目捆绑营销,对江苏广电实行资源覆盖;在移动客户端上,全面覆盖各大新闻客户端、视频网站客户端;社交平台以微博、豆瓣、微信为主,此外还与一些票务活动和线下实体店合作。

    《厨子戏子痞子》:找准影片市场空间

    《白日焰火》不是光合映画创造的第一次营销奇迹,此前,管虎导演的《厨子戏子痞子》的营销工作也是由光合映画主导,这部影片创造了2.7亿元票房。

    陈旧介绍,当时在为《厨子戏子痞子》做营销方案时,内部讨论期间曾有很多不同声音,对于该如何定位这部电影,有人认为它不够喜剧,应该归纳为剧情片,有人建议卖英雄片,但陈旧不接受这种看法,他认为这个项目应被定位为一个狂欢喜剧,坚持走喜剧片路线。

    “我们认为不能完全从电影本身是什么出发,要看观众想看什么。于是最终主打风格变成了三大影帝的整蛊喜剧。”陈旧说,“演员有自身的特质和观众印象,必须抓住演员的精神和气质作为卖点之一,也是用户倒推得出的一条选择路径。假如不是黄渤、刘烨来演《厨子戏子痞子》,有可能我们会给它不一样的定位。黄渤之前演过一部《杀生》,我一直觉得它的卖点不够好是导致票房不理想的原因之一,《杀生》被卖成剧情片了,主推‘知识分子’概念,目标人群比较局限。《杀生》如果卖成黄渤式喜剧,效果说不定会更好。”

    《厨子戏子痞子》最初的片名为《笨蛋料理馆》,第一次发布会时叫《虎烈拉》,光合映画做好影片定位后,要求片方改片名。因为电影营销不是只针对某一群体,要想最大限度地传播影片信息,连片名也要细致考虑。一部影片的片名是电影营销的起点和原点,要把这个名字植入观众的脑子,让他们觉得有吸引力,如果观众需要两次甚至三次解读片名才能明白,那肯定是一个失败的片名。出于这个考虑,又考虑到三大影帝是影片的核心卖点,最后改成了《厨子戏子痞子》。

    行业前景:建立电影营销生态圈

    目前,行业内营销公司与制片方的合作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片方给营销公司固定的营销费用,按照费用多少来制定营销方案,二是营销公司为片方量身定制一个方案,与片方进行票房分账。

    陈旧说他更喜欢后面的方式,这个行业的价值在扩大,但电影营销是不可量化操作的。“这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完全取决于扩大和挖掘客户的能力,或者拥有的客户数量。我觉得核心竞争力还是营销策略。”陈旧认为。

    对于未来的发展前景,陈旧说不会盲目扩大公司规模,可能一年只做一定量的项目。然后增加服务,扩大业务线,向后端去延伸,做一个电影营销的生态圈,最后再把影视产品变成一个生活圈的产品。比如,有些片子不收取营销费用,而是以投资方的形式垫付所有通路费用。

    “未来我们要将增值服务做起来,增值服务是一个品牌管理的概念,影视项目是一个品牌,它的回收渠道较窄,回收窗口也不太健康,但它的品牌影响力又足够大,我们想把它的影响力转化成其他产品,如衍生品。”陈旧说,“我们成立了专门的商务部门,做很多授权工作,帮甲方把这个品牌管理起来,我们帮甲方开发出新的营收窗口,从中分成赚取增值服务的利润。”

    电影营销行业一直在增速发展,作为电影产业的第四大细分领域,电影营销的价值在不断凸显,每个营销公司都有自己的拳头产品以及核心服务理念,发展路径各有不同。光合映画在精准定位和文案创意的基础上,正通过建立营销生态圈的方式,扩大增值服务,做出差异化,加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壁垒建设。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