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华
每逢国庆临近,对天安门向往的频率就会高一些。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五年华诞,弹指一挥间,中国人经过长期的浴血奋战和不懈追求,终于得以翻身当家做了主人。年轻的共和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生机勃勃,一派盛世。
六十五年前的十月一日,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这震撼乾坤激荡宇宙的声音伴着一个民族的自信、自尊和自豪,传遍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那一天,天安门给中国人民留下了永恒的记忆,世界也记住了中国。那一天,天安门仿佛和它的主人一样激动不已,兴奋不已,感慨不已。那一天,天安门在华夏儿女的心中,已不只是一座建筑,它同样有血脉,有思想,有灵魂,它是历史的见证,它将同新中国一道走向崭新的未来。
在后来的日子里,天安门已成为一种象征,深深地镶嵌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曾有多少作家和艺术家以不同的文学和艺术形式歌颂天安门,赞美天安门。文学巨匠茅盾先生曾写过的一篇题为《天安门的礼炮》的散文,充满了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对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对伟大的中国人民的热爱。作品里热烈而经典的词句至今读起来都让人震撼,给人以力量。他在文中这样写到:“天安门的礼炮声庄严地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五周年。天安门的礼炮也回响着六万万人民的同心同声的欢呼。无线电波把天安门的礼炮声带到祖国的广大疆土的每一个角落;带到了五年来扩建和新建的规模宏大、拥有最新装备的各种类工厂;带到了密布在平原上的和平伏在丘陵地区的上千上万的农村,在那里,先进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正在以它的稳健而坚定的步伐带领着广大农民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带到了祖国的辽阔的边疆、沿海的岛屿和高山峻岭;带到了全国各地的学校;带到每一个家庭;天安门前庄严的礼炮声,也将通过无线电波而激动着台湾的同胞,送到世界的每一角落,千万的海外华侨想象着天安门前壮丽和热烈的历史性的场面……”在茅盾先生的笔下,天安门是一座历史的丰碑,是一个时代的潮声。
如今的天安门,经过战火的洗礼和历史的变迁,显得更加庄严而神圣,雄伟而气派。天安门已成为伟大中国的尊严与形象。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原武警北京总队第六支队十一中队五班进驻天安门,担负升降国旗和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城楼、金水桥、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及迎宾仪式的现场警卫的光荣任务。从此,我国有了第一套规范的国旗升降仪式,天安门在人们的心目中,更加威严。从它身上,我们看到了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感觉到了中国在世界面前的地位、威望和风骨。
有些记忆,至今深刻。天安门让曾经那一代的小孩子都有一种难以言状的感觉。文革初期,我得到了一位大队干部送我的一枚带有天安门图案的毛主席像章,高兴!似乎不吃都不饿,因为得到了心爱宝物。小学时,孩子们爱画爱唱天安门,在班上常听到“昨天晚上我梦到天安门了”这样的惊喜。那时,有美术课,各班还举办过画天安门的作品展览,同学们很用心,都格外认真。记得我的一张天安门画,在家的墙上贴了好多年,出来进去看不够。上五年级那年,用采药材卖的钱买了一把“快乐琴”,虽不是一件真正的乐器,但也能弹出旋律。于是,每天放学回家琴不离手,弹奏“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曲子。那时好多同学喜爱吹口琴,于是凑在一起搞乐器合奏,主打曲牌还是《我爱北京天安门》。回想起来,挺有意思。
儿时的我们曾天真的想象,毛主席一定是住在天安门里,他老人家天天在里面看书、学习、写诗。有大活动,毛主席就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广场的人们挥手。因为那是毛主席住的地方,天安门就成了中国人民心中最伟大最神圣的建筑,它代表着毛主席,代表着党中央,代表着新中国,天安门能把全中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凝聚起来,把人民的力量汇集在一起战胜一切阶级敌人的破坏和捣乱。记得北京电影制片厂的电影片头是放着光芒的天安门,那一幕也很激动,可每次还没看够就过去了。那年代,做梦都想看看真的天安门,可是相隔的太远了。老家在北京西郊的山里,有一百多里路,主要是当时的交通条件差,村里到县城还是大段大段的“搓板路”。看天安门成了儿童时的一种奢望。记得第一次看到天安门,已经到了一九七四年,转眼都十七岁了。那时,村里盛产香果,每年果秋的时候,生产队的大马车往北京城里送香果,除了车把式,车上需要一位压车的人,我就是以压车的身份去的京城。头天下午出发,走了整整一宿才到了德胜门,当时那心情急得恨不得立即来到长安街看到日思夜想的天安门。第二天上午马车终于上了长安街,真的天安门越来越近了,但路过天安门时马车不能停,且跑着经过,坐在车上脖子都拧酸了,眨眼的工夫就过去了。这就是第一次看天安门的情景。尽管时间很短,但看到了。也许现在的人不理解,那时的人怎么会是那样子。
记得“文革”初期,人们对天安门的向往达到了高潮,要是能在天安门前照张相,那是多么让人羡慕和了不起的事情。当时的一些年轻人站在天安门前,戴着军帽,穿着军装,手捧红宝书的形象,能使当事者陶醉,也令旁观者更加羡慕。在天安门前照相,不是容易的事情,通常是在照相点准备的专用信封上写清地址和姓名,一周后由这里的照相点邮寄到照相人的村里或住处,明知照片一周后才到,却从回来后的那一天起就天天去大队部等信,当收到照片时,那心情激动的不得了,举着照片奔走相告,满处拿给人看。但这种情况太少了,大部分人不具备条件。甭说外省市,就是北京郊区进一趟城里也极不方便,更不用说去天安门了。为了满足广大农村社员的要求,当时城里的好多照相馆在京郊各公社和重点村设立了照相部,通常每周到村里来一次,照相、洗相、放大、修版,这样很好地解决了这一迫切的需求。记得在我们村设点的是“延安照相”部,那时照片的右上角都有这四个字,一看就知道是这家照的。他们制作了很多符合当时人们喜爱和追求的背景布,利用率最高的是那幅天安门的背景。在这幅背景前照的相,那景深、那比例,和真的天安门一样,那时全公社几乎家家都挂着有这张背景的照片,单人的、双人的、多人的,二寸的、四寸的、六寸的,谁家都照了很多张,这是一种纪念,也是一种思念,如今这些照片已成了老照片。前段时间,《北京晚报》报道有一位摄影家要完成搜集一百幅人们在不同年代的天安门留影,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做法,这是在以另一种角度和形式记录历史,记录新中国的变化,记录一个伟大民族的崛起,记录人们心中的天安门,我真诚地希望他早日实现这一朴实、热情、真诚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