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传忠
近两年来,在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旗帜下,上海社会各界别各层次各方面对传统典籍,尤其是古典文学作品的出版、阅读、研究与推广普及工作大有推进,不时掀起高潮。就以我亲身参与的有关活动为例,如编撰、讲课、表演、比赛、办班等,就不下数十起。尤其是今年市民文化节的传统经典诵读大赛,更是规模空前,影响深远。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事,能为之付出一些精力,实在是很荣幸的。
这些事看上去似乎是在做抢救工作,以让广大市民民众,特别是青少年们,回归到前辈们千百年积淀起来的传统文化的大道上来。这么优秀的家产,不继承,太可惜了;这么动人的精神产品,不享受,太遗憾了。这几十年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传统文化不断受到种种冲击,从而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偏离了传统文化的正道,这是全民族的损失,也是历史的悲哀。下决心扭转过来,下力气回归正道,功莫大焉。
然而,这些事又不仅仅是回归,更是一种前进。千百年来,在无数志士仁人、民族精英、革命志士身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没有中断,更在发扬光大。我们今天正在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我们今天正在实现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今天正在全社会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从天而降,而是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我们今天所做的这些事,其实是在正本清源,目的正是为了今天和未来,为了更好地前进。
正因为如此,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广普及工作,一定要更自觉更深入,不要受种种功利目的的干扰,不要受形形色色邪说的蛊惑。我们重拾传统文化不是为了复古,更不是为了否定现在。古典文化是个复杂的体系,我们一定要让大家了解它、熟悉它,从而掌握它、运用它。要把它内涵中的民主进步的光辉部分发扬光大,为我所用,成为今天的珍宝;同时也要把它内涵中封建落后的糟粕,诸如专制、迷信等成分澄清、剔除,从而使我们更轻装地前进。倘若以这个要求来看,我们的工作还做得远远不够。任重而道远,让我们更努力、更谨慎、更脚踏实地在实践中争取更大的实效吧。
(作者系上海市特级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