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文化旅游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文化财富周刊头版

第2版
P2P网贷专题

第3版
P2P网贷专题
  标题导航
棣花古镇:探寻陕南古韵遗风
邮轮预订进入2.0时代
北京城郊:绿色生活方兴未艾




 中国文化报 >  2014-10-18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棣花古镇:探寻陕南古韵遗风

    棣花古镇一隅

    棣花古镇的生态荷塘

□□本报记者 鲁娜

    一路“撒落”了曹植、李白、韩愈、柳宗元等各朝代诗人的诗词散文,从古都西安越秦岭至河南省柒於镇、全长600里的商於古道,其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当代作家贾平凹的故乡陕西省商洛市棣花古镇,就位于这条中国古代的军事、政治、商贾之道上。

    9月28日,作为商於古道文化旅游景区的开篇之作,一番修缮后的棣花古镇景区正式开门迎客。徜徉在宋金古街与贾平凹笔下的清风老街,在贾平凹文学馆里驻足停留,石桥荷塘秋色渐浓,这座古镇还有更多的陕南古韵新风值得游客前去一探究竟。

    一直以来,相比于江苏、浙江、四川,古镇旅游是陕西乃至西部旅游的软肋,乡村旅游发展也仍停留在初级阶段,棣花古镇因此被寄望于打造成为陕西乡村旅游的新名片。在西部古镇游乃至乡村旅游市场,棣花古镇如何打造差异化的品牌呢?

    根植陕南乡村的生活方式

    棣花古镇曾是商於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春秋、盛唐、宋金、当代等多种文化形态在此交织和融合。

    素有秦汉“驰道”、唐“商道”之称的商於古道文化旅游景区,2013年被列为陕西省“十大重点文化旅游景区”建设项目。为了使商於古道的厚重文化为更多人了解,商洛市政府成立了商於古道开发建设小组和商於古道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并委托西安曲江文化旅游研究院(以下简称“曲江文旅研究院”)对商於古道进行总体策划规划。

    曲江文旅研究院院长庄莹告诉记者,接手商於古道的核心区域棣花古镇项目时,古镇一期规划和建设已完成70%。“我们进入棣花古镇项目后发现,古镇位于西安的两小时交通圈内,自然、人文优势都十分明显,古镇的许多历史文化遗存和生活方式仍较好地保留,如宋金时期的寺庙二郎庙、法性寺和大量的崖墓群,古镇的万湾村乡村旅游也具有陕南特色。”

    “最重要的是,贾平凹曾居住和记录的故乡——贾塬村仍存在,虽然如今很多村民已经迁出,但村里的老房子和贾平凹小说中人物高兴、老村长的原型仍健在,古村的生活方式值得深挖。”庄莹表示,曲江文旅研究院做规划的理念,就是要保留和包装当地的生活方式,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将人脉和地脉割裂。

    在这一理念下,棣花古镇景区最终呈现出历史文化与人文山水相结合的风貌,形成生态旅游、文化旅游融合的休闲度假游产品。据悉,景区自上个月开园后已经接待游客超过6万人次。

    走进棣花古镇,扑面而来的是尘封已久的秦、楚、宋、金文化的呈现。这里既有先秦文化的温柔婉转,又有大宋汉民的含蓄内敛,更有金人游牧民族的粗犷豪迈。陕西省现存的唯一金代建筑二郎庙就在于此,它也是全国仅存的3座金代庙宇之一,堪称金代建筑艺术的活化石。

    宋金边城塞上风光再现,清风街上书香文化扑面,贾平凹文学馆让人流连忘返——这便是“棣花古镇·印象陕南”的新情景写真。通过挖掘地域人文资源,棣花古镇景区以“两街(宋金街、清风街)、一馆(贾平凹文学馆)、一荷塘(生态荷塘)和西部花都”为主打项目,复活了棣花古驿、魁星楼、法性寺等老景观,打造了历史、人文、生态相互交融的新景点。宋金边城、清风老街、千亩荷塘、棣花之都、贾平凹文学馆、万湾中国美丽乡村、丹江国家湿地公园、商山绿道成为棣花古镇的八大招牌。

    回味秦岭深处的中国记忆

    厚重的老街建筑、古老的农家作坊、传统手工艺品、具有陕南特色的风味小吃,藏在秦岭深处的棣花古镇可谓独具匠心、回味无穷。

    记者了解到,开业后的棣花古镇,分为古民居体验区、生态农业观光区、古迹保护区三大板块。按照生态优先、文化主导的原则,坚持新建筑布局与原村落的文脉相一致,建筑风格上融传统与现代为一体。在保留古村落原有的街巷系统的基础上,棣花古镇依据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进行民居改造和环境整治,适度还原重建古迹,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充分体现陕南乡村自然、厚重、朴素的特征。

    靠着秦岭、沿着丹江,又是古代秦楚文化的交汇处。“棣花古镇的自然风貌和人文底蕴本身就会让人觉得清新。在一期建设中,也秉承着古街修旧如旧,民俗建筑原貌复建的原则,古街景观加上荷塘田园风光、作家故乡探秘、万湾农家乐,使得棣花古镇吸引力十足。”庄莹说。

    此外,边塞风情在这座古镇仍有迹可循。作为宋金边城的棣花古镇,在扩建宋金分界标志建筑二郎庙景点的同时,在分界河一侧新建供游客休闲娱乐购物的商业街——宋金街。街道建筑融合当地的陕南民居风格,古街的路面一分为二,分别体现着宋金两国的建筑特色,重现特色民俗、饮食和文化墙、照壁、景观等宋金文化遗存景象。沿街商铺销售地方特产、旅游纪念品和陕南风味饮食品,集中展示民俗文化。

    “清风徐来,犹见商於汉唐柳;秦腔乍起,且醉棠棣宋金人。”在古镇清风街的东大门上,贾平凹如是说。在茅盾文学奖作品《秦腔》中故事发生的原型地,清风老街正在演绎新故事。清风街脱胎于贾平凹小说《秦腔》、《高兴》,原为棣花老街。唐代设棣花驿,白居易三过棣花,借诗吟咏“棠棣之华”,使古驿闻名遐迩。如今,沿街建筑复建为唐时风格,并将贾平凹作品中的人物原型和文化符号进行实景再现。

    看腻了古街的千年物语,棣花古镇此时会吹过一阵清新的风——走进千亩荷塘,赏荷花、留倩影、采莲藕、思莲洁,荡舟莲水间,垂钓荷塘岸,体验江南水乡风情的当代版“荷塘月色”再现美丽秦岭。千亩生态荷塘景观区堪称景区最具灵动的点睛之笔,好似一幅陕南乡村悠然恬静图。新修的亲水码头、廊道、休闲步道、船行赏荷道、二龙桥、风雨桥等建筑,亭台楼阁与绿水花树相映,如诗如画,还有附近的“荷塘人家”农家乐等配套设施,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停驻文艺范儿的乡村时光

    “根植”本土资源,致力于保护“原乡”,挖掘并创意“生活方式”,以实现文化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同发展,是曲江文旅研究院一直以来坚持的开发理念。

    除了规划,近期,曲江文旅研究院也对棣花古镇的运营进行了管理输出。庄莹告诉记者,如何在商业运营上落实规划理念,一直都是景区开发的难题。

    “陕西省文化氛围浓厚,文化产业发展也有目共睹,旅游资源丰富更不必说,但乡村旅游一直停留在流水线式的农家乐产品上,精品不多。与此同时,陕西游客对秦岭沿线的周末旅游度假产品有着强烈的刚需,旅游产品一直处于供给应付需求,需求没有引导出成熟的尴尬局面,缺乏像四川成都那样对乡村旅游进行精细化开发,做出有品质的产品的乡村旅游景区。”庄莹说。

    为此,曲江文旅研究院在棣花古镇二期规划中,设计了贾平凹书院和生态休闲度假酒店等产品,希望能够将古镇的乡村生活方式与现代休闲产品相结合,在陕西探索出一种更加文艺范儿的乡村旅游模式,让游客能够更休闲地体会乡村风貌。

    据介绍,棣花古镇未来还将建设“中国诗歌之路”,开发“曲水流觞”、吟诗作对等古代文人游乐项目,形成集“游千年古驿、赏荷塘月色、看平凹故里、探华夏文脉”于一体的“棣花古镇·印象陕南”特色文化旅游区。

    “通过进一步的建设和发展,一个具有陕西特色的文艺范儿的古镇将脱颖而出。”庄莹笑称,届时文艺青年将纷纷前往棣花古镇,跟当地农家乡村生活产生“化学反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