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视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美术文化周刊头版

第2版
视野

第3版
美术馆
  标题导航
艺术是座“围城”
回声壁
铜艺术
艺术家联展探讨“艺术语言的批判”
张晓凌受聘外籍院士
沂蒙画派晋京作品展开幕
姚震西、陆军书画作品联展“讲故事”
柳林县第二届版画展举办
首届中国(东营)艺术博览会举办
个展秀




 中国文化报 >  2014-10-19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声壁

■“(在官员、艺术家等众多头衔之下,你最看重的是哪个?)毫不犹豫是艺术家。我尽量每天下午能抽出时间绘画,这对我很重要。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官僚,像我这种人很容易变成官僚。但我想我经常回到画布前会好一点。回到画布前,你就是一个艺术家。会让你自己拥有平常心,有一种画家朴素的东西,接地气,能经常回到民间。从大地上思考很多东西,就会减少官僚气。”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说“回到画布前就会减少官僚气”

    【官僚气最伤害艺术。】

    ■“今天,中国有的是艺术学院、油画教学、研究机构,更兼火得离谱的拍卖业,可是百年过去,没有一座收藏西洋画真迹的美术馆。欧美、俄罗斯甚至日本的收藏都把握着西洋古今绘画的文脉。但我们呢,百年以来只有一位孙佩苍。孙佩苍凭借个人的热情甚至可以说疯狂,所做的收藏特别特别珍贵。在我心目中,真正的收藏家就是为了收藏,不是为了投资。这是很简单的标准。但中国百分之七八十的收藏是为了投资。”

    ——陈丹青说“真正的收藏家就不是为投资”

    【击鼓传花,等待下一个呆瓜。】

    ■“人生的选择无法完美,唯有艺术能使我们永远生活在期待里。回头看,艺术就是一种宿命。这话有点矫情,但我做不了别的,只能认命。我已经活到这个岁数了,还有什么不好意思,还有什么不敢?没有。这个年龄最可怕的就是把自己的标准降低。也许从中国传统的观念讲,降低一点、往后退一点就宽阔了,舒服一点。但我不降低,我希望保住年轻时候的梦想,那个水准。一个学画的要走过多少路才能成为一个艺术家?办一个回顾展就知道了。”

    ——张晓刚说“唯有艺术能使我们永远生活在期待里”

    【对自己严苛,才是有追求的艺术家。】

    ■“因为自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艺术市场快速冲高,青年艺术家们也受到影响,急于成名,急于和代理机构合作走向市场,急于把有限劳动里的成果快速转变成金钱或象征财富的东西。我们发现,在近20年来,中国的艺术圈里出现过很多生命短暂的‘明星’,稍纵即逝。所以我希望这些艺术家们做出反思,在追求实现自我价值和金钱的同时,是否还记得‘最初的梦想’。如果连这个初衷都丧失了,未来的路走不远。我身边不乏这样的青年艺术家,在被学术界、市场关注了几年之后,也获得了丰厚的物质回报,但是几年后才发现自己创作起来很吃力,过去的那种创作的心情和状态已经回不去了。”

    ——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说“青年艺术家勿忘最初的梦想”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续随子 点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