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书法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美术文化周刊头版

第2版
视野

第3版
美术馆
  标题导航
编辑出身的艺术家——沈鹏
书坛传真
临帖三境界
铁笛一声吹破秋




 中国文化报 >  2014-10-19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坛传真

首届华世奎书法作品展举行

    本报讯 为纪念近代颜书第一人——华世奎诞辰150周年,追思他“尚品清流、晗墨华章”的仕学人生,10月18日,由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天津文化中心美术馆主办、天津翰林苑承办的“首届华世奎书法作品展”在天津文化中心美术馆举行。

    华世奎(1863—1941),字启臣,号璧臣,汉族,天津“八大家”之一。此次展出的150件作品是华世奎再传弟子孙国胜、郭振拴历经20多年,在国内外收集的其各个历史时期书写的书法精品,是近百年来对华世奎书体在不同时间创作的各种书体面目的全方位展示。其中有罕见的3.3米的手绘蜡笺纸对联,有在朝廷军机处期间书写的宋元诗句12条屏,有为张佩纶侄子内阁中书张志潜书写的八条屏等力作。“华世奎书法文化研讨会”同时举办,专家学者就华世奎的文化思想、书法艺术进行了分析论述。(祝如)

    吴巍简帛书法艺术展“秦风汉韵”

    本报讯(记者李亦奕)吴巍“秦风汉韵”简帛书法艺术与学术展日前在北京燕京书画社举办,展出吴巍精心创作的60多幅简帛书法作品,包括四尺横幅、四言联、五言联、五条屏、七条屏、八尺整张的诗词,以及在北京园博园首次展出的长15米、宽3米的简帛书法作品《沁园春·雪》。

    不久前出版的《中国简帛书法大字典》是以吴巍为核心的学术研究团队,历经30余年发掘整理形成的研究成果,不但把简帛体书法中仅存的3000多个实用单字复活到8200多个单字,囊括了《新华字典》中的所有文字,同时重新考证了8200多个简帛体汉字的演变轨迹和源头,充分体现了汉字字形的文化信息、书法艺术的嬗变脉络。

    刘锁祥主题书法展“花开三朵”

    本报讯(记者梁毅)10月10日,由姚奠中书艺研究会、山西省书协教育委员会、太原师范学院中国书法史论与艺术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刘锁祥主题书法展”在太原双塔美术馆、麒麟画馆、成文斋画廊同时开幕。本次展览分设三个展区,双塔美术馆以“晋文化情怀”为主题,展示自作诗文小品为主;麒麟画馆营造“依仁游艺、藏往知来”的氛围,偏向传统文化题材;成文斋画廊聚焦“墨守传统 光华书艺”,以高堂大轴居多。刘锁祥是国学大家姚奠中先生入室弟子,现为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太原师范学院中国书法史论与艺术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生书法教材审定专家”。创办太原师范学院书法系并担任主任,20年来桃李无数。

    张岩、祝帅书画联展北大

    本报讯(记者梁毅)10月9日,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主办的“燕园翰藻——张岩、祝帅书画作品展”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彭锋任学术主持,北京大学哲学系孙德利任策展人,共展出张岩、祝帅北大题材的书法、绘画作品70余件。张岩,师从王镛教授,现供职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祝帅,师从邱振中教授,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北京大学现代广告研究所研究员。

    刘栋在京展示茶纸书法

    本报讯(记者胡立辉)日前,由人民日报社、天津画院、天津书法家协会联合主办,天津尚贤文化承办的“茶档心画——刘栋茶纸书法精品展”在北京东交民巷艺术馆举行,展出书画家、鉴藏家刘栋茶纸书法佳作近50件。刘栋将茶事与艺事结合,提出“纸为茶之档”一说,并以在茶纸上书写、钤印,使茶纸成为艺术化、审美化、精致化。作品艺术表现注重构成,手法多样,极富形式美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