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艺术长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文化财富周刊

第2版
投融资

第3版
融资案例
  标题导航
创意宏大题材 营造剧目精品
魅力主题吹响嘹亮集结号
古艺新姿绘彩虹
一道绚烂耀眼的丝路彩虹
专家热议原创杂技剧《丝路彩虹》
掌声背后的思考




 中国文化报 >  2014-11-08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家热议原创杂技剧《丝路彩虹》

    刘兵(陕西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文化体制改革5年来,陕西演艺集团在各级组织和领导支持下,稳步发展成绩显著。集团下属子公司陕西省杂技艺术团有限公司已有2台驻场演出,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目前,我们有两件非常渴望的事:一是希望能够沿着丝绸之路把《丝路彩虹》演下去,同时在全国各地进行全方位巡演。一个好的艺术作品,不仅要通过多次演出才能打磨成熟,另外更重要的是,要奉献给广大人民群众。二是希望《丝路彩虹》能在陕西,甚至于我们认为合适的地方做一台驻场演出,每天上演。从市场规律来讲,舞台艺术其中一个特别重要的内容就是一次性投入,随后逐步回收价值。

    刑德辉(原东方歌舞团总编导、国家一级编导):《丝路彩虹》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全剧充分运用和发挥了中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杂技样式,也没有出现向戏剧、舞剧靠拢而忽略杂技或是“混搭”的现象。

    《丝路彩虹》这部剧是充满人民性、历史感,以及深厚的汉唐文化的积淀,并与时代相呼应的一台成功之作,这也是其成功的关键。在文化艺术多样化的今天,以戏剧手段开拓杂技表现形式的探索,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但我相信,这也绝不是杂技艺术唯一的发展方向。我觉得编剧和导演最聪明的地方就在于“点到为止”,没有过多的情节和矛盾,而是以淡化的图画式片段处理,这种方法非常成功。

    中国杂技是一种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这台演出在潜移默化中让观众感受到2000多年来中国传统杂技的精彩与独特,以及杂技从耍把式到综合舞台艺术的变迁与发展,从而在传播中国美学的大文化层面上,影响着普通人民大众审美情趣的提升,我认为该剧最大的成功和积极意义就在于此。

    侯泉根(国家一级导演、天津杂协主席、天津市杂技团团长):《丝路花雨》一部戏演了几十年,我觉得杂技剧《丝路彩虹》未来也应该有这种能力。《丝路彩虹》从剧本创作到展现舞台上,经历了一个很艰苦的过程。杂技有其特殊的规律,其中技巧性是第一位的,如何使技巧与情节、剧目结合起来,是不容易的事情。

    在中国杂技的辉煌年代,国际金奖不断,对中国杂技有很大的推动。而近年来,杂技处于低谷,我们已经好多年没拿到国际大奖了,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杂技如果单纯发展技巧,还是有极限的。杂技不是竞技体育,需要在艺术上推向更高的高度,这就需要我们在综合艺术发展上来做。

    《丝路彩虹》这台戏从拉开大幕直到结尾,视觉感觉很流畅,没有刻意添加和过度包装。因为每个杂技团就这么多杂技节目,而舞台剧有不同的情节,用一个固定的杂技节目将各异的情节融合到一起,很难天衣无缝,我觉得这台戏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让观众没有感到它是单纯的杂技剧,或是单纯的舞剧,而是融合所有形体艺术于一体的优秀剧目。

    《丝路彩虹》的成功,离不开编创团队和全体演员的努力,大唐题材在剧本创作当中把握得非常准确,服装精美,灯光出色。尤其是灯光非常漂亮,从通透感、整体感,对节目的烘托,明快的透视和剧情结合的紧密,都是非常出彩的。

    傅起凤(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国杂协理论研究部主任):《丝路彩虹》是一台非常闪光的剧目。这部剧把古代和今天的丝绸之路贯穿起来,让人非常震撼。首先,在张骞开辟丝绸之路时,成果之一就是汉武帝的百戏大汇演,而其中的主要成分就是杂技,所以我们今天再来重走丝绸之路,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也表现出中国人自古至今的开放气派。

    题材好、风格好、形式好,是我对《丝路彩虹》的总体评价。这台演出不但反映了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勇敢之路、交流之路、繁荣之路、友谊之路,还反映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并且以故事性的编剧,将人物之间的交流、人与动物的交流融入剧中,让剧目内容更加丰富,我相信这部剧一定会成为一部精品力作。

    张少杰(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杂技团演员):作为一个杂技老演员,我看了杂技剧《丝路彩虹》后非常振奋。这是多年不见的一台好戏,而且只用了300万元就呈现出现在的效果。很多宣传为杂技剧的剧目,其实是“两层皮”,但这台剧目不一样,行内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慢慢磨出来的。杂技技艺繁多,不可能都放上去,但是要结合剧情突出杂技特点,这就很不容易。在《丝路彩虹》中,每一个杂技节目都有合理安排,不是生搬硬套。所以说,《丝路彩虹》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丁科民(陕西省艺术研究所所长):传统的杂技艺术注重文化内涵的注入,与舞蹈、戏剧等“姊妹”艺术集合创新,催生了一种新的审美形态——新杂技剧。《丝路彩虹》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为观众奉献出一台精彩的文化大餐和美妙的视觉盛宴,也为陕西打造自己新的文化品牌,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丝路彩虹》以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为主题,以异域文化风情展示为主体,以杂技的高难技巧为支撑,以丰富的舞蹈语汇为亮点,做到了杂技与戏剧的创意嫁接、杂技与舞蹈的完美融合,展现了大唐气象的盛世辉煌与异域文化的无穷魅力,很好地传达了“传承千年梦想,再现丝路辉煌”的时代主题。

    董争臻(国家一级演员、沈阳军区前进杂技团副团长):《丝路彩虹》的成功,为今天的文化舞台又添绘了一抹新的斑斓。

    以丝绸之路为题材的各种文艺作品可谓屡见不鲜,《丝路彩虹》却呈现出来一种新思路、新品相。该剧合理运用古丝路驼队的历史足印,引领着不同层面观众的目光,在努力用艺术手段彰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同时,又呈现出途经诸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沟通与包容,构建“各美其美”的文化环境。

    对“意”的追求是中华艺术至高无上的美学境界。《丝路彩虹》在杂技节目的本体运用与把握上获得了成功,总结起来,应该归结为专业技术语境与剧作主体在情景编构上的默契对位。因杂技的主导地位,决定了该剧杂技元素的主宰地位。在该剧中,主创团队打破惯常的思维定式,以美学定位上的写意性追求,去构建全新的文化品像,在对本体的采集手段和运用方式方面,努力使其与情景对位,一批技术良好、表演成熟的杂技节目,都相继集合安排到不同的篇章段落。

    安宁(辽宁省杂协主席、沈阳杂技演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丝路彩虹》是目前在中国杂技舞台上看到的最漂亮的一个杂技剧,文化体制改革后能拿出这样一部剧的确不容易。我曾多次担任中国艺术节、“五个一工程”奖的评委,看过国内外的很多优秀演出,我认为《丝路彩虹》不比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的任何剧目差,这台剧目绝对能拿出手。

    哈村(中国西部演出联盟秘书长、宁夏人民会堂管理中心总经理):《丝路彩虹》这部剧当之无愧是西北人的光荣和骄傲,陕西省杂技艺术团的这次创新之举,对西北地区来说意义独特而重大。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排这个剧更具有说服力。短短100多天的时间打造如此气势恢宏、美轮美奂的一部大剧,原本不可能,《丝路彩虹》的主创和演职人员创造了一个惊喜和奇迹。《丝路彩虹》参加重要赛事活动可以做一个盛装版,投入市场运营可以做一个简装版。我坚信在不断打磨提升的基础上,《丝路彩虹》市场版的演出将收获满满,我代表我们西部演出联盟表态,只要这个剧打磨好了后,我们一定会第一时间将它推广开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