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家拍卖公司文物拍卖许可证被撤——
国家文物局日前完成2012至2013年度《文物拍卖许可证》年审工作,279家企业年审合格,32家企业被撤销《文物拍卖许可证》,65家企业被暂停文物拍卖经营资质。
据了解,在被撤销《文物拍卖许可证》的32家企业中,北京有8家,上海有5家,浙江有4家,广东有3家。因为人员聘用和文物拍卖经营等问题,63家企业被暂停文物拍卖经营资质。其中,上海有14家拍卖公司被暂停文物拍卖经营资质,包括朵云轩在内12家企业存在“第一类文物拍卖经营资质企业,无陶瓷器、玉石器、金属器类文物拍卖企业专业人员”的问题,还有两家企业因拍卖记录备案材料及图录不完备导致未通过初审,被暂停文物拍卖经营资质。
文物拍卖业内资深人士表示,此次年审中出现60多家文物拍卖公司被暂停经营资质,这在以前比较罕见,“这也反映了文物拍卖行业一直以来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各类文物专业人士非常紧缺,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上述人士称,随着近些年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走热,目前行业内普遍存在已过退休年龄的高级专家“超期服役”。业内人士表示,这对北京、上海这样的重要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影响较大,希望经过此次整顿,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能更健康地发展。
中国藏家团频出手西方大师画作——
大约10年前,国际拍卖行热衷于把中国的古董艺术品兜售给西方收藏家;但现在,这些拍卖行正转变观念,要把西方的绘画艺术品卖给中国人。在不久前结束的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拍”中,中国藏家购得了梵高、马蒂斯、毕加索、胡安·米罗等一系列的大师画作,其中华谊董事长王中军以3.77亿元人民币购买梵高晚年画作《雏菊与罂粟花》更引起圈内极大关注。
中国买家为何逐渐将眼光投向海外拍场?对此,曾任Artnet Worlwide亚洲拍卖专家、现在纽约大学执教艺术品市场课程的帕特里克修·瑞根认为,中国买家的活跃程度与地点无关,与拍品相关。“我认为这主要还是取决于会上的拍品。中国藏家军团将攻陷全球拍卖场,拍卖行如苏富比、佳士得及宝龙等已在中国藏家眼里产生了品牌效应,因此这些拍卖行一旦举行拍卖会,不管中国藏家身在何方,都会投入极高的兴致。”还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近年来涌现越来越多的年轻藏家,大部分都在西方有留学背景,眼界开阔,而历史的断层感使他们对创作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些如今处于高价的中国艺术家作品无法产生共鸣,与此同时,海外经历也让他们更容易理解西方艺术品。
瑞根认为现在活跃在拍卖市场的中国藏家仍有潜力,“那些在美国及欧洲市场上被普遍认可的响当当的名字,诸如德库宁、达米恩·赫斯特——亚洲市场看起来对这个类别还不太感冒。当中国藏家购买西方作品时,目光也总停留在莫奈、毕加索这样的名字上。”
金山农民画泛滥——
金山农民画是上海传统文化的一块招牌。近日有媒体走访发现,金山农民画一直遭遇侵权后维权难的尴尬,曾轰动一时的中国农民画村里,画家甚至外出打工,只留妇人看守。
据报道,在上海的一些著名旅游景点,仿冒的“金山农民画”作品公然出售,甚至在一些五星级酒店里也曾销售过假冒的金山农民画。“一般情况下,一幅普通的原创作品价格应该在500元至1000元左右,若是知名画师的作品,价格更高。曾经有一幅长、宽60厘米的金山农民画在拍卖市场卖出了3.8万元的价格。”金山农民画院院长奚吉平表示,虽然农民画没有统一防伪标识,但单从价格上来看,也能区别真伪。一般画一幅长、宽60厘米的画,从构思,到题材的选定,再到动笔勾勒、上色、修改,至少要10天至15天的时间。
盗版、仿制农民画不仅对作者构成侵权,还对金山农民画的形象造成影响,但维权之路却非常艰辛。2010年,金山农民画家怀明富作品《欢庆的锣鼓》在世博会上展出,画作长1.3米、宽90厘米。刚刚展出没多久,网上就挂出来了,临摹的缩小版,各种尺寸都有。“如果按照正常途径,搜集证据、请律师,再上诉到法院,最终到结案,没有半年时间根本不可能完成。最终可能也就是几百元几千元的赔偿,还不够时间成本。”怀明富的另一幅作品《雨伞》也在全国获过奖,后又被人“改编”,画面上的2把雨伞变成了10把。“要证明对方抄袭,鉴定10把伞就是2把伞演变而来,去找哪个部门都不知道。”难证伪,这是金山农民画家普遍面临的困境。
(金子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