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公共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公共文化
  标题导航
用一首诗描绘一座城
开启市民高雅艺术体验之旅
图片新闻
“各司其职”让文化服务更专业
《中国公共文化百科全书》将出版
第四届北京青年艺术节精彩闭幕
河北:展播共享工程资源成果




 中国文化报 >  2014-12-31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一首诗描绘一座城

    本报记者  张  妮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从这些诗句中,人们可以寻找某座城里一条街道、一栋建筑,以及每寸空间背后的故事,诗中的回忆、遗憾或幸福,总会引起人的共鸣。

    由中国群众文化学会、江苏省张家港市委宣传部、张家港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主办的第二届“诗歌里的城”作品(微诗歌)征稿活动自今年6月至10月底,共收到全国各地1678首(组)诗作,其中跳跃且富有情感的字词在诗意地展现张家港人文历史、景观生活的同时,也打动了读者的心。

    让城市充满诗意的表达

    “大河推开莽原,心跳蹦出心房/一条血气方刚的汉子/只为不虚此行,在公元前就以一粒沙的分量/在这里试着拐了一道弯。”诗人北岸用短短几行字就将张家港的地理位置形象地描述出来。第二届“诗歌里的城”作品(微诗歌)征稿活动所收集的作品,或气势磅礴,或温柔婉约,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件、二等奖5件、三等奖8件、优秀奖10件、入围奖25件。不仅如此,“诗歌里的城”朗诵会还将部分优秀诗作进行现场朗诵,让百姓聆听到了诗意港城的美妙音符和动人旋律。

    谈到“诗歌里的城”系列活动举办的初衷,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会长郭沫勤表示,诗歌作为群众文艺的一个种类,深受人们喜爱,许多爱好者不断探索、尝试创作,该活动不仅为广大业余作者提供了平台,还吸引着更多人参与并繁荣群众诗歌创作;同时,该活动作为2014中国(张家港)长江文化艺术节的重要内容,很好地塑造了城市文化形象、丰富了城市文化内涵,让更多人了解、参与文明之城张家港的建设。

    “诗歌里的城”首届征稿活动开始于2013年,而在2011年,由张家港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等共同编纂出版的5册本“张家港人文精粹丛书”中,就有展现张家港人文景观的诗集《行走暨阳——张家港人文胜景诗咏》。“用一首诗来描绘一座城,无疑是将这座城的美好化作了诗意。诗歌不是空洞的遣词造句,诗歌的精神力量、美学核心对当代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扬子江诗刊》执行主编、本届评委子川表示。

    压抑不住的诗情

    “诗歌里的城”吸引了一批诗歌爱好者,张家港境内距今8000年历史的东山村遗址、吴文化中保存和传承较好的河阳山歌、鉴真大师东渡日本的启航地古黄泗浦等皆成为诗歌吟诵的主题。如首届活动的一等奖获得者孙雁群,这位在港城教书10余年的湖北人,就曾用诗歌搜索和挖掘着代表张家港的文化符号,“东山的黄昏总是炊烟袅袅”让东山村遗址有了生活气息,“一片禅心佛法无量/一份坚韧一柱经幢”带给东渡苑另一种意境……

    除了历史和景观,诗歌非常重要的则是记录城中人,人的情感、生活、梦想、记忆等。“那一年,一个女孩从饥饿的人群里走过来/喝光了男孩手中的半罐清明菜汤/母亲念叨说,就为这/我中了你爸一辈子的圈套。”“别看钢筋、混凝土,这些坚硬的物质/也是父亲生长梦的地方。”这是第二届活动一等奖作品《张家港,父亲的印记》的片段。张家港150万人口中约60万人为外来人口,作者无非用“我”“父亲”这两个具有共性的角色展现了城市建设者美好、积极的一面。无非是重庆市垫江县的一名公务员,上世纪90年代开始写诗的他仅2012年出差到过张家港,而那一面之缘却让他为干净整洁的街区、市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城市的文明程度所动,有了为这座城写诗的冲动。

    另一位一等奖得主鸣钟在房地产企业工作,自称是“诗歌票友”的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定居苏州市的他对张家港很熟悉。对于此次创作的《微诗歌小集》,鸣钟说:“人的内心就像一座城,生活的丰富多彩使人们的感受、状态、情绪不断产生变化,这都可以在诗中很好地展现。”如《镜中》里“我一路奔向你,踉踉跄跄/在镜子中,我看见老虎,看见玫瑰温柔开放/忘了平常的自己,那内心的执拗/暗夜里,瞳孔圆睁的猫,缓慢地拱起背”,这既可理解为爱情中热烈地爱与保持自我的矛盾心理,或是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追寻传统与适应当下那种矜持又开放的态度。

    诗意地生活

    “诗歌能够赋予所咏之物神奇的美,会发现一座城另外的一面。”身为两届活动评委的任文浩诗意地谈起他对于本届诗作的感受,许多作品用很小的体量体现出对张家港宏大的观照, “作为一个生活在张家港的人,看到别人用诗来描写自己生活的城市,是一件非常贴心的事”。

    相较于首届,第二届活动的范围从张家港市扩大到全国,收到作品总数从近500首(组)增加至1678首(组),而最大的创新要属对诗歌体量的限制了。本届要求“微诗歌”,每首不超过5行,每人限投5首。对此,任文浩坦言,对诗歌体量的要求并非因为时代的快节奏、碎片化式的阅读方式,而是希望有一天张家港的草坪中除了“请勿践踏草坪”的提示牌外,还可以有一首小诗,让整座城沐浴在诗中。

    然而,对行数、篇幅的限制无疑增加了诗歌创作的难度。“对现代汉语写作而言,一首诗只有五行是一种挑战。”子川表示,如《张家港,父亲的印记》是五首诗(25行),如此短小的诗中,作者几乎跳跃着写了父亲的一生。但由于诗的非叙事性,加之篇幅限制,也造成部分表达有点似是而非。

    诗讲求慢,需要细读、品味。某种意义上说,人们需要诗不是为了适应快节奏,而是渴望慢生活。今年的第二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2014首届三亚国际诗歌节等无疑证明了人们对诗的喜爱。“诗意的栖居,并非人人在写诗,而是具体生命应当诗意地活着。人的生命本质是诗性的存在,只要我们想想爱情、理想、崇高、悲悯等精神范畴的内容,就能理解诗与城的关系。”子川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