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驻吉林记者常雅维)1月29日,吉林省文化厅召开全省文物工作会议,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物保护的重要论述的基础上,对2015年文物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会议强调,吉林是中国边疆地区文物保护核心之一,各民族在岁月的长河中,相互交融,创造出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边疆性、民族性和国际性等特点,只有在“精”和“活”上做好文章,才能切实保护好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
吉林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金旭东表示,吉林省有9017处文物保护单位和50余万件馆藏文物,要把文物研究工作做深做细,让文物可看、可评、可议,目前正在科学提炼吉林文化精华,全力打造扶余、高句丽、渤海、辽金等文化品牌,让实力转化为魅力,形成强大的、独具地域特色的吉林文化品牌。
然而,如何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金旭东说,要进一步完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展示服务功能,加快推进文物保护示范园区精品工程建设,以优美的环境、完善的服务设施、灵活多样的展示手段,彰显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和独特魅力。要进一步深化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适时增加免费开放博物馆数量,不断提升博物馆展陈水平和公众服务水平,让115座博物馆公共服务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吉林省博物院院长李刚认为,让文物“活”起来必须首先让人“活”起来,把业务人员从文物的看管员变成文物的宣传员、研究员、服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