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湖湘文化·视野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美文/副刊
  标题导航
宁乡花鼓谱湘韵
放开喉咙唱山歌




 中国文化报 >  2015-03-11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乡花鼓谱湘韵

    宁乡花鼓戏唱腔大赛决赛现场

    楚江花鼓剧团团长郑佐湘(右一)表演宁乡对子花鼓

    杨新春

    3月5日,宁乡花鼓戏唱腔大赛决赛在宁乡体育馆举行,22名选手激烈角逐,通过晋级赛、PK赛、终极夺金赛,最终决出金奖2名,银奖4名,铜奖15名和3个单项奖:宁乡正调演唱特别奖、宁乡花鼓戏传承贡献奖、最佳创新奖。

    宁乡花鼓誉满三湘

    花鼓戏形成于清代,流行于湘中、湘东和洞庭湖滨,是一个艺术风格独特、群众基础深厚、地方色彩鲜明、生活气息浓郁的地方小戏剧种。随着艺人的创作实践逐渐形成了许多路流派,其中以浏阳、宁乡、益阳、西湖、醴陵五路为主要流派。这五路花鼓戏因都以长沙宁乡话为统一的舞台语言,故通称为长沙花鼓戏。

    清光绪年间,“湘中岁首有所谓灯戏者,初出两伶,各执骨牌二面,对立而舞,各尽其态。”“灯戏”即指花灯、地花鼓一类的歌舞演唱形式。宁乡花鼓戏就是在这种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吸收劳动山歌、走场牌子和戏曲音乐发展起来的。最初由歌舞形式的地花鼓发展为较有故事情节的对子花鼓;其后发展为“三小戏”(小旦、小生、小丑),逐渐具有戏剧性质,为草台班演出阶段;后来吸收其他剧种的腔调、伴奏和表演等艺术表现手法成为戏曲剧种。专业班子唱戏影响很大,流传甚远,据清同治六年(1867年)《宁乡县志·风物志》记载,同治六年间,宁乡流沙河土坝已有花鼓戏社班,名土坝班,有专门的行箱,活跃于宁乡、长沙、湘乡等地。它的产生和形成都在民间,不像其他剧种那样先由宫廷、上层社会提倡然后再传到民间,因此极具群众性。

    宁乡花鼓戏以“三小”(小旦、小生、小丑)为主要特点。它的各路流派:浏阳路以“采茶调” 为代表,多演《雪梅教子》、《孟姜女》等正剧;宁乡路因出入城乡,从而致力于声腔音乐的创新,以小调见长,处理细腻、字正腔圆、委婉清新、真挚动听,并发展了弦乐伴奏。各路花鼓戏经过近百年来的艺术交流,相互融合,形成了今天较为完整的宁乡花鼓戏体系。

    宁乡花鼓戏自流沙河土坝班成立以来,历经百多年风雨,涌现出王命生、肖克邦、伍岳云等一大批花鼓戏表演艺术人才;优秀剧目层出不穷,《张先生讨学钱》、《牙痕记》、《兰桥会》等经典剧目誉满三湘,深刻地影响了湖南花鼓戏的发展。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各草台班子在广大的农村搭台唱戏,老百姓前呼后拥,热闹非凡,演戏、唱戏、看戏充斥着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各路人马尽展才华

    宁乡花鼓戏唱腔大赛分初赛、复赛、半决赛、决赛,自2014年10月25日启动以来,吸引了众多花鼓戏爱好者的参与。除宁乡本土外,还有长沙、娄底、益阳等周边县市的6000余名戏迷参加了比赛。选手多是来自基层的教师、农民、农民工,还有农村的草台班子,年龄最大的81岁,最小的16岁。花鼓戏唱腔大赛,强调“业余”二字,低门槛参与,并结合戏曲名家赛前培训,赛场穿插名家名段选唱,为花鼓戏迷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舞台。大赛多种多样的表演曲目,经初赛、复赛、半决赛、总决赛10余场大比拼,让近万名戏迷通过现场、电视直播、网络媒体等形式过足了戏瘾。

    在每一场比赛中,各参赛选手轮番上场,展现花鼓戏演唱才华。“我7岁就喜欢上宁乡花鼓戏,30多年来始终没有改变。”双目失明的黄腾芳说,“这次比赛,圆了我登台演唱的梦,也希望通过这次比赛给自己坚持下去的信心!”

    此次大赛铜奖、花鼓戏传承贡献奖的获得者是69岁的宁乡花鼓戏传承人、楚江花鼓剧团团长郑佐湘。郑佐湘说,参赛者中有许多是他的学生,为激励学生,他尽量为他们创造更多表现的机会并与他们同台竞技。郑佐湘11岁时便与花鼓戏结缘。“当时唐市农业社成立花鼓学习班,组织一批人学戏,可爹娘不让我参加,我就晚上偷着溜出去学。有一天邻居吴学军在练习花鼓戏,我就说,你演得不像,他说,你演得像你演。我一演,果然比他强,于是,他向花鼓学习班推荐我。花鼓班做我爹娘的工作,当时刚上中学的我就这样吃上了花鼓这碗饭。”后来,郑佐湘又参加了宁乡县文化馆的花鼓戏培训,加入了黄材花鼓戏剧团,专门到黄材水库工地慰问演出。1986年,郑佐湘回家创办了楚江花鼓戏剧团,转眼50多年了。

    “花鼓一般在正月里或婚庆日打,旧时是艺人们讨生活的一种手段。”郑佐湘说,“往日里,艺人到哪家门口打一段花鼓,户主是要封红包的。”解放后,这种演出方式遭到了唾弃,再没有艺人用此讨钱了。后来,由于花鼓戏多是热闹、喜庆的调子,而且一旦一丑十分方便,在慰问演出时派得上用场;另外,花鼓大戏演出时,一般是“三星开场,花鼓结尾”,就是说福、禄、寿三星开场见喜,演出结尾时打两段对子花鼓热闹收尾。他说,“花鼓戏的调子我还存着20多个,像《放风筝》、《洗菜心》、《铜钱歌》、《牛郎歌》等,这么多年来,也收了100多个徒弟,如今都活跃在宁乡各个民间剧团里。”

    郑佐湘说,“虽然老百姓唱花鼓戏的少了,但他们对花鼓戏还是喜欢得很,他们点什么我们就演什么。”楚江花鼓戏剧团一年要演出100多场,剧团可以演出200多个剧目。悲剧像《打猎回书》、《秦香莲》,喜剧像《春草闯堂》,武戏像《杨金花夺印》、《薛刚反唐》等,“我们这里的老百姓最喜欢听唱腔戏,点得最多的是《花亭会》,这是一部很考演员唱功的戏,唱得好,那是满堂喝彩!”

    传承保护不遗余力

    宁乡花鼓戏,是宁乡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用戏剧艺术形式,表达出自己丰富的思想情感,并不断发展的社会文化现象。反响大,影响深远的宁乡花鼓戏,在丰富湖湘文化内涵、推动湖湘文化发展的同时,对于长沙花鼓戏和湖南花鼓戏形成、影响、传播也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科学研究价值。

    宁乡花鼓戏在百余年传承发展中,涌现出众多的领军人才,如罗章林、朱林武、王命生、刘梅桂、伍岳云等,他们以自己出色的才艺驰骋于湖南花鼓演艺市场,使宁乡花鼓戏与长沙花鼓戏、湖南花鼓戏荣辱与共,相生相依,成为了一个完美的统一整体。

    宁乡流沙河土坝花鼓戏班是最早进入长沙城的戏班子之一,王命生、刘梅桂等主要演员表演的《扯笋》、《赶桌》等,被长沙人称为压城戏。1961年刘少奇回湖南,在省军区大礼堂观看了由王命生、伍岳云演出的《书房调叔》,刘少奇观后对王命生说:“你把嫂子演活了!”1983年,中央戏曲研究院特来湖南录制了王命生与伍岳云演的《书房调叔》,作为湖南花鼓戏的代表剧目。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唱花鼓戏的人越来越少,传承发展出现了危机。郑佐湘说,“现在的年轻人学戏没有我们那时扎实了,只要扮相好、嗓子好就上台了,‘四功’(唱、做、念、打)‘五法’(步法、身法、唱法、头法、眼法)都不讲究。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年轻人有几个能做到呢?只怕十年、二十年后,观众看不到原汁原味的对子花鼓了。”2013年,宁乡县成立了花鼓戏传承保护中心,2014年宁乡花鼓戏入选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花鼓戏逐步恢复了以往的繁荣。如今,宁乡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花鼓戏剧团。宁乡县文化馆副馆长罗汇灵说:“宁乡的花鼓戏爱好者超过10万人,能哼能唱的票友应该也在万人以上。”

    近年来,宁乡致力于打造文化强县品牌,每年举办多项全县性的戏剧文化活动和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此次花鼓戏唱腔大赛,不仅让老百姓享受了一道文化大餐,而且彰显了城市的文化品牌魅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