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美文/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美文/副刊
  标题导航
谁点中京剧的命门
一副简板
未命名的深情
《蓝花花》之蓝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5-04-01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副简板

    刘  玲

    记得那一年,她遇见他的时候,她只有十六岁,而他,已经是三十五岁的中年男子了,他身材高大声音洪亮,唱起大鼓来圆润浑厚,高亢有力。她第一眼看见他,就有一种过电的感觉,他是那么雄壮,每当看到他那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她就安静、就充满信心。

    他让她有一种异样的感觉。

    他们都是大鼓演员,那年是他们第一次同台演出,她鼓板打得好,所以她开场,那时,他已经是东北大鼓最有影响的领军人物,而她,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演员,用现在的话说,她还是一个“北漂”。因为这次出色的合作,他们在鼓界同仁的张罗下,结为同门师兄妹。从此他们两个经常同台演出,只要有他的身影就一定能找到她,他在她面前,有时候是呵护有加,让她尽情享受有人庇护的温暖,而有时候又是那么严肃冷漠,拒人于千里之外,仿佛没有谁能够走进他严酷而坚毅的内心世界。在合作过程中,她忽然发觉自己已经分不清台上台下了。

    那一年,是他们同台演出非常成功的年份,每场演出她都会提前给他准备好服装、道具,润嗓的水她经常抱在怀里,生怕水的温度不适影响他的演唱水平。在演出结束后,他常常在黄昏时分、在夜幕降临的时刻,沿着回家的一条小路送她到家门口,直到她安全进入家门,他才转身离去。冬天白雪皑皑,路边的雪人都在欣喜地看着雪地上两个并肩而行的年轻人留下的两行脚印;春天他们沿着小路,两岸的杨树也慢慢地伴随他们的唱腔长大,被那优美的旋律和纯洁的感情陶醉得发出飒飒的响声。他们一边走一边探讨演出中发生的状况,有时候他会伸出温暖的手帮她拿道具,她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呵护神,他们是不是已经感觉到了什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让人陶醉、甜蜜、慌乱而又充满幻想。

    那时候,他的第一个妻子撇下他和八岁大的儿子撒手人寰。她多么渴望得到他的爱情啊!然而,来自家庭的压力,以及对他生活现状的害怕,因此,她还没来得及对他表白,一九三七年他和第二任妻子就结婚了,她只好把它当做一个秘密深埋心底。

    她也在十八岁那年嫁人。在她和丈夫结婚那天,他停止了一切演出,按自己亲妹妹嫁人的情形里外忙活着,他送给她的结婚礼物是一副简板。

    一九四一年春,他与她、她的姐姐一道应邀去长春演唱“三国段”,她演唱《甘露寺》,姐姐演唱《芦花荡》,他演唱《古城会》,在弦师高超伴奏技巧的配合下,可以说在长春是石破天惊,场场爆满,当时长春的报纸、电台铺天盖地地宣传、评论,他们演出的“三国段”俨然变成了奉天大鼓最著名的商标。

    一九四八年的沈阳在国民党的统治下,百业凋零,一片混乱。为了寻求出路,她和他的家人一道去北平,在西单的“桃李园”首场演出,引起轰动,但是沈阳是奉派的根基,只有在沈阳才是它的天堂,在北平听说沈阳解放,他们像出笼的小鸟,一九四九年二月飞回沈阳。

    一九四九年三月新中国成立前夕,她参加了沈阳市艺曲协会东北大鼓组,当时的东北大鼓组共有二十多人,他被选为副会长。

    一九七三年三月二十九日,七十二岁的他离开人间,她为没能见到他最后一面,终生抱憾。

    由于搬迁,她一直在打听他的后人的消息,直到二〇〇六年的秋天,她在报纸上看到了东北大鼓被确立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他的女儿、孙子也被定为市级、省级传承人,通过报社她与他的女儿、孙子见面。这年她已经八十七岁高龄了,在她的家中,她左手拿简板,右手拿老头乐代替鼓槌,认真地倾听着他的长孙演唱“三国纷纷起狼烟,汉刘备招赘过江边……”

    她老泪纵横,一手拉着他的女儿,一手拉着他的孙子,“太像他了,东北大鼓是我们几代艺人的心血,一定要传下去。”随后把跟随她几乎一生的鼓板交给了他们姑侄二人,这时候她的表情是那么激动、兴奋、喜悦而又轻松……

    二○一四年,她也闭上了眼睛。在去天堂的时候,她是否能看见她的白马王子?

    他们都是享誉大鼓界的人物,他是奉派东北大鼓最有影响、最有代表性的领军人物霍树棠,而她,就是大鼓舞台上赫赫有名的那家姊妹花之中的一朵,被誉为“鼓板一绝”的那月朋。这时候我耳边响起了——

    “难以言喻的感受

    我不能想也不能说

    你始终是一个未圆的梦

    心中柔软的角落

    总是为了你一人而留

    希望像天使般为你守候

    其实我不曾去奢求

    只想做你一辈子的朋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