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理论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媒介变革下的网络文学生产机制及产业发展前景
邵燕君:网络文学的重心在“网络”而非“文学”
马季:网络文学“大众化”的审美范式
陈定家:网络创作是一种“互动书写”
丁国旗:网络文学对人的个性发展有所成全




 中国文化报 >  2015-04-03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丁国旗:网络文学对人的个性发展有所成全

    互联网改变了传播的一些基本方式。尤其是网络的大众传播是建立在人际传播基础之上的,同时,网络还有了社区类型的小众传播,比如“讨论社区”就反映出更多的人类传播的原始状态。媒介的发展最终应该对人的个性发展与自由有一个成全,网络文学的确做到了这一点。如“在网络作者那里,由于没有功利的驱使,他们可能更能沉浸于审美的表达;由于没有审查制度的存在,他们可能更为直抒胸臆;由于没有诸多文学清规的桎梏,他们的表达可能更为自由,他们的作品可能更有原汁原味,质朴清新”。传播方式的改变带来了文学本体观念的变化,有人从文学角度总结出网络文学书写的四个特点:民间立场,叛逆立场,众声喧哗,贴近当下。这些都是网络文学的强势所在。

    (刘 茜 整理)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