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锐
一座投资数亿元建设的剧院,委托一家知名的演艺经纪管理团队运营,每年引进的演出不少且很精彩,但就是上座率不高。原因出在哪?笔者认为是营销策略出了问题。
近年来各地对文化设施的投入热情一浪高过一浪,动辄上千万元的剧场已不罕见。除了扮演地标性建筑外,剧场让社会公众把更多目光投向了文化消费。去剧场欣赏一场高质量的演出,感悟艺术的魅力,陶冶身心,想来就是件惬意的事。可理想与现实间似乎总隔着一层薄纸,一方面是有消费能力和欣赏意愿的观众,一方面却是剧场内空荡荡的观众席。营销出了问题,不懂得或不太懂得如何推广,群众不知道你那有演出,那么再精彩的演出也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发挥惠民、乐民的效应。
文首提到的剧院,当地的老百姓都知道有这么个地方,但是里面演什么、搞什么活动,却一无所知。剧院管理方绝非不想让更多观众走进来,但就是找不到切入点。其实,这个切入点很容易被发现,那就是让街头巷尾的人都知道。可能有些剧院的负责人在办公室坐惯了,研究发达国家地区的演艺产业研究多了,脑子里整天装着“高大上”的理论和策略,却没有考虑本地实际。
拿现在流行的明星演唱会作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差距。如果一个地方举办演唱会,首先是当地的纸媒、网媒、电视媒体进行铺天盖地的宣传报道,在民众中间造成一定影响,最起码对口的受众已知悉。电影院线做得更为完善,一部新电影上映从策划起便开始注重宣传营销。等电影上映了,影迷的胃口已被吊足了,还用担心没人买票吗?
笔者认为,目前我们的剧院在管理运营层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剧院搞演出就要有人看,让人看就要让人提前知道,所以,营销的环节至关重要。对于一家剧院而言,有没有自己合作的媒体,有没有通过发消费卡或其他形式培养固定消费群,有没有完善周边服务设施以提振人气,有没有策划相关活动扩大知名度,这都是需要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