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公共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钱锺书写《管锥编》的动机与心情
好书速递
托马斯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个人
“吴中文库”全方位展示吴地文化
《血色苍穹》讲述空军抗战史
作家王金铃向北京中山堂捐赠《辛亥赋》




 中国文化报 >  2015-04-03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好书速递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

    本书共收录了1891年至1911年法国《小日报》、《小巴黎人报》所刊彩色石印画百余幅,内容涉及甲午战争、李鸿章出访欧洲、义和团起义、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和光绪病亡出殡等,史料珍贵。这批甚至在中国权威收藏机构都未曾一见的彩色石印版画,不仅弥补了早期中国影像史、近代中国出版史上的缺失,更为重要的是,在追溯那段历史的同时,更能通过西方人的视角审视那段历史对于中国的深远影响。

    (李红利 赵丽莎 编译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年3月出版)

    《一个医生的故事》

    郎景和,集资深医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协和医院妇产科教授于一身,一手拿手术刀根除病魔毒瘤,一手握笔犀利地点画真假美丑。在本书中,他回归了一个医生的本真立场,写下了从医50年间,凝结在岁月里难以忘却的点滴小事。年轻时在乡下给牛接生的奇特经历,帮助产妇分娩时突逢地震的惊险场面……他以“医者的仁心”见证着一幕幕震撼人心的人生悲喜剧,也在穿梭于手术台与病房的间隙中,生发出了关于生命与哲学的万千思考。

    (郎景和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4月出版)

    《东京留学记忆》

    这是一部关于过往生活记忆的随笔集,故事发生的场景主要在日本。书中讲述了作者在东京留学期间点滴生活片段,从一个对异域文化的旁观者到一个融于异国社会生活的亲历者,心境与观念所发生的变化。他用一种观察者与体验者交织的视角观察日本社会和国民生活,小到对日本友人的言谈、处事的描绘,大到对日本的政界更迭、社会事件的评议,虽平淡、细微,却是日本现实生活的真实呈现。李永晶,现供职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华东师范大学世界政治研究中心。

    (李永晶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

    《印第安纳速写》

    这本散文集共收录40多篇散文,分为“谁听到那唱歌的风”“印第安纳赶集”“胡萝卜花之王”“塔夫特夫人的选择”四辑。前三辑书写美国印第安纳州的人与事、景与情,最后一辑是对印第安纳周边,如芝加哥、圣路易斯、辛辛那提、纳什维尔等地的描绘。散文内容涉及印第安纳等州的普通生活场景和日常人情冷暖,同时对文化艺术教育、公共空间建设、城乡差别、蓝白领生活、出国留学等诸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究。除了轻松细腻的文字,该书还选配了作者自己的几十幅速写。

    (肖复兴 著  新华出版社2015年3月出版)

    《最后的耍猴人》

    《中国国家地理》摄影师马宏杰用12年时间,跟拍了我国最后一代民间耍猴艺人在各地行走的故事。作者跟着耍猴人一起扒火车,一起卖艺,一起打地铺露宿,真实地记录了耍猴人这个特殊群体的家庭生活。近30年来,作者持续记录社会底层人物的真实生存状况,展现扎根于中国乡土的人物故事、风景民俗,拍有《西部招妻》、《割漆人》、《采石场》等20多组专题图片,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比赛优秀奖”。

    (马宏杰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3月出版)

    《莎士比亚全集》

    该全集共分喜剧、历史剧、悲剧、传奇剧和诗歌四卷,为精装彩色插图本,共320万字。本套集子可谓真正体现了莎士比亚作品的完整性,包括朱生豪翻译的31部戏剧,陈才宇补译的8种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诗和若干短诗等。此外,本集子收入的一首题为《致女王》的短诗,是莎士比亚献给伊丽莎白女王的收场诗。

    (【英】威廉·莎士比亚 著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