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兰 黄得意
4月3日,2015中国(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暨中国(桂东)首届养生休闲避暑节、大湘东文化旅游经济带合作联盟成立新闻发布会在长沙举行。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又声出席会议,和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宋智富,湖南省旅游局局长张值恒,郴州市市长瞿海,以及省委党史研究室等省直单位,郴州市、桂东县政府负责人,共同见证红色文化薪火相传。
会上,大湘东五市旅游局和十四个县市政府共同签订了湘东文化旅游经济带合作联盟协议。郴州市旅游外事侨务局局长李黎明代表大湘东文化旅游经济合作联盟发表共同宣言。省旅游局局长张值恒发布了中国(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暨中国(桂东)首届养生休闲避暑节、大湘东文化旅游经济合作带联盟有关情况。瞿海介绍了郴州市情及承办这次活动的有关情况。
大湘东是红色文化沃土
本届红色旅游文化节将于今年4月至8月在郴州市桂东县举行,此次节会的主题为“红色桂东、养生天堂、避暑胜地”,宗旨是以节会活动为载体,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促进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休闲旅游、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进一步唱响桂东“红”“绿”品牌,着力将桂东打造成“悠闲之城”“两型之城”“精美之城”。
活动采取“1+4”结构形式,包括一个主题活动和四个配套活动。主题活动即2015年中国(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中国(桂东)首届养生休闲避暑节暨“红色桂东·军歌嘹亮”大型主题活动,将于7月28日上午在桂东县沙田军规广场举行。四项子活动包括新闻发布会、“重温红色记忆·畅游美丽湘东”大型户外系列活动(包括万辆自驾车畅游美丽湘东活动和山地自行车越野邀请赛、“重走长征路·体验新桂东”大型徒步活动)、“重温第一军规·传承群众路线”军规文化和群众路线教育研讨会、大湘东文化旅游经济带合作联盟旅游招商推介会。据悉,活动中还将穿插桂东特色的原生态文化节目,如当地山歌、板凳龙、绣花、剪纸等民俗。
桂东县地处湖南省的东南边陲,井冈山的南麓,东北至东南分别与江西的遂川、上犹、崇义三县接壤,南、西、北依序与汝城、资兴、炎陵三县土地相连,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桂东145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留下了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任弼时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
据桂东县文广新局统计,全县共有红色文化旧址上百处,遍及全县15个乡镇。主要的红色文化旧址27处,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11处,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11处,重要革命领导人故居1处,纪念设施4处。
党史、文物专家评价,桂东红色文化种类多、资料丰富、渊源清晰、时间连续,是一座珍贵的红色文化宝库,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革命历史的地方坐标。其连续性、完整性、多样性、独特性,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具有唯一性,保护和发展桂东的红色文化旧址意义深远。
大湘东文化旅游经济带以平汝高速为主轴,沿途经过岳阳、长沙、株洲、衡阳、郴州5个地级市,涵盖临湘市、平江县、浏阳市、长沙县、醴陵市、攸县、茶陵县、炎陵县、桂东县、资兴市、衡东县、耒阳市、安仁县、汝城县14个县(市)。
许又声在会上指出,不仅桂东县是红色的沃土,整个大湘东都是红色沃土。大湘东文化旅游经济带涵盖的14个县,其中有12个县是红色文化的纪念地,5个县列入国家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和扶贫攻坚范围。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更多人了解、走进大湘东,带来更多的生机和活力。
红色旅游文化节连办12届
中国(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从2004年开始举办,至今已连续举办12届,成为国内外游客了解湖南的亮丽名片,也是全国红色旅游的重要品牌。
在湖南这块热土上,发生了秋收起义、湘南起义、平江起义等重大革命历史事件,涌现了谭嗣同、黄兴、宋教仁、蔡锷等革命先驱,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等革命领袖,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粟裕、黄克诚等革命将领,向警予、蔡畅、杨开慧等巾帼英雄,是名副其实的“革命摇篮,伟人故里”。
湖南红色文化是在湖湘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与湖湘文化的渊源很深,湖湘文化的精髓也是湖南红色文化重要的精神内核。发掘和利用湖南红色文化,不仅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对打造具有湖南特色的红色文化产业新品牌、促进湖南文化强省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有关专家评价,湖南红色文化具有历史印证价值功能,传承湖南红色文化、解读湖南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有利于帮助人们了解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来之不易,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湖南红色文化具有文明传承价值功能,它提炼和凝聚了湖南共产党人的革命,是激励湘人开拓进取、矢志不渝的精神支柱,是科学跨越、富民强省的原始动力;湖南红色文化具有政治教育价值功能,它是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最好的“教科书”“营养剂”和“清醒剂”。
2015年是全国上下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为传承革命传统,弘扬红色文化,推动全省旅游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2015年中国(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创造性地在群众路线发祥地桂东举办,以节会活动为载体,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打造红色旅游品牌,促进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发挥红色旅游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
红色品牌节会常态化
湖南红色文化多种形式的展现,使人们在旅游观光的同时重温红色经典,受到红色文化教育,同时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进而推动老区的发展。
在红色旅游节会品牌效应的影响下,湖南各地近年来与之配套呼应形成了众多特色的文化节会活动:在湘潭韶山举办了“中国红色之旅——百万青少年韶山行”大型主题活动,每年定期举办传统“三万活动”(万人同唱《东方红》、万人同吃福寿面、万人健身长跑);在郴州宜章举办了2010年中国(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暨“红色湘鄂赣、高铁一线牵”大型主题活动;在怀化通道举办了“红色通道美丽侗寨”纪念通道转兵80周年活动和怀化第四届“三古”文化旅游节。
湖南各地还成功打造了多个红色旅游文艺演出品牌,如2011年推出的大型红色经典史诗情景歌舞剧《日出韶山》,去年引资6亿元在韶山打造的大型革命历史山水人文实景演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等。
湖南省旅游等部门还成功策划运行了多个红色交通体验品牌:开通了“中国梦·韶山情”长沙—韶山红色旅游专列,北京至长沙“毛泽东号”红色旅游列车,长沙—宁乡—韶山、长沙—杨开慧故居多条红色旅游公交线路,奥凯航空“伟人故里韶山”号飞机等,红色旅游与现代交通深度融合发展,互相促进、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