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月3日,由湖南省文化厅主办的全省推动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扩大文化消费现场推介会在长沙市召开。来自全省各市州文广新局、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网吧行业协会负责人、优秀网吧企业、网吧产业上下游企业单位代表100余人参加了会议,交流、探讨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经验。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晖,省文化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禹新荣,长沙市副市长夏建平等出席了会议。
参会的100余名代表先后参观了长沙市藩城网络会所、瑞阳网吧连锁公司同心分店、上机堂网吧连锁公司聊园店、湘浦网吧连锁公司网娱网鸽数字生活馆等转型升级成功的上网服务场所。长沙市西长街藩城网吧自2013年以来将酒吧理念引入网吧经营,取得了良好的转型升级效果。通过革新装修风格、划区经营,卡座咖啡、甜点、棋牌、电影等多元服务,打造“美式数字生活馆”概念,来这里消费的顾客既可以上网,还可以享受美食佳茗,多样化的服务既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也提升了经营利润。据介绍,转型升级后的藩城网络生活馆每天上网人数约400人次,近5个月来,月平均营业额约50万元,日均1.7万元。藩城网吧是长沙市转型升级成功的网吧之一,上机堂、湘浦等多家网吧也纷纷通过转变经营理念,成功实现转型升级后盈利能力的提升。
据了解,目前湖南省内共有网吧12900多家,年产值达到35亿元。其中,长沙现有网吧1608家,年消费人次逾2000万,网吧数量位居全国同级城市第二。长沙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杨长江表示,从今年开始,长沙力争通过三年努力,扶持培育上网服务行业龙头企业30家以上,真正使其成为引领文化消费的风向标,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网吧”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是信息化时代体现科技进步的现代服务业,在缩小城乡信息差距、解决流动人口和低收入群体上网问题、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网吧行业也存在不少问题。行业缺乏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活力严重不足,不少场所营业环境差、管理水平低,无证照场所屡禁屡现。为了全面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网吧服务行业转型升级,日前,湖南省文化厅与省工商、公安、通信四部门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文化部等四部门〈关于加强执法监督 完善管理政策 促进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的意见》,宣布湖南将全面取消上网服务场所总量、布局限制,降低准入门槛,并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开展上网服务场所管理长效机制试点工作。
如何进一步推动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会上,李晖指出,一要充分认识上网服务行业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二要客观分析上网服务行业的发展现状,明确转型升级发展目标。具体做到转变观念,创新工作思路。一是按照“突出引导、分类指导、整合资源、重点推进”的基本原则,以“转型升级、提升形象”为目标,更好地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努力把上网服务场所改造成为适合不同人群,兼具上网服务、社交休闲、电子竞技、电子课堂、远程服务等功能,在文化消费中起积极引领作用的社区信息服务平台和多功能文化活动场所。二是提升管理工作水平。推动全行业从单一化、粗放型向多元化、品牌化、主题化、集约化的升级转型。引进新业态、拓展新领域、打造新的盈利模式,让上网服务企业实现多渠道增值、全方位创收。通过政府指导、行业参与这种方式,推动上网服务企业转型升级,以点带面,实现全省上网服务行业环境明显改善,服务品质大幅提升,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经营业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齐全,行业整体形象彻底改观。
李晖提出,要按照文化部、工商总局、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执法监督 完善管理政策 促进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精神,结合湖南实际,明确全省网吧管理以加强网吧市场监管为重点,推动网吧转型发展。在新的政策环境下,做到“松绑”不松劲,强化对网吧监督管理和专项治理。做到“减负”不“减压”,加强事中事后无缝监督,对接纳未成年人问题形成高压态势。做到“推陈”再“出新”,促进网吧与公共文化服务、教育、旅游、科技的融合,淘汰脏乱差的网吧,努力减少网吧总量,推动网吧转型发展。 (张 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