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头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各地多措并举保护抗战遗址
推动建设新型出版传媒集团
群策群力推动文艺繁荣发展
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饱含深情为人民而唱




 中国文化报 >  2015-04-10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本报讯  (记者杜洁芳)4月9日,“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在北京揭晓。广东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河南郑州东赵遗址、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云南祥云大波那墓地、浙江上虞禁山早期越窑遗址、西藏阿里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内蒙古正镶白旗伊和淖尔墓群、河南隋代回洛仓与黎阳仓粮食仓储遗址、北京延庆大庄科辽代矿冶遗址群、贵州遵义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10个项目入选。

    与往年相比,今年入选的项目呈现不少新特点。从范围来看,边疆省份的古代少数民族考古发现的比例尤为突出;从遗址类型上看,遗址类型更加丰富,除了墓葬、建筑遗址外,还出现如瓷窑址、冶铸遗址、大型国家粮仓等多种遗址类型。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在终评会上表示,入选的十大考古项目体现了2014年文物考古工作的一些新特点,如城市考古的基础不断巩固、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不断增加、多学科的结合已成为考古工作的主要内容等。

    此外,主办方还将评选活动推向校园,让更多人了解入围的考古项目。4月9日晚,“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进校园讲演会·北大首站”在北京大学举办。入选项目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贵州遵义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的发掘领队与公众分享了考古成果与发掘现场的故事。

    25年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不仅坚持科学性、艺术性等评选原则,而且每年还不断增加综合考量标准,比如是否揭示了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考古工作是否规范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