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批评须切中要害
目前批评界对网络文学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态度,一是歧视网络文学,避而远之,完全置身事外;二是积极关注网络文学,“研究成果”很多,但多是宏观笼统的分析,常借用各种媒介理论、文化理论去“套”网络文学,貌似深刻实则言不及物。这实际上都表明了一个基本事实:关于网络文学的文学批评仍然是“失语”的。相比其他文学研究领域,批评界与网络文学之间的隔阂是相当突出的。
在笔者看来,批评家首先必须介入网络文学,不能因为其不主流就不去关注。当下网络文学更需要批评家发出有勇气、有真知灼见的声音。网络作家如此之多,受众如此之广,今日批评家理应有所担当,尽力以文学批评去扭转写作中的不良现象,去促成作家的转型,去挖掘网络文学新的可能性。其次,批评家必须熟悉网络文学、网络文化。批评家应该如同作家、读者一样,成为网络的土著居民。否则,批评家针对网络文学的发言就只能是各种隔靴搔痒、大而无当的分析。第三,批评家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学会网络发言。如果发言只是停留于传统的纸质学术期刊,批评就很难对网络创作有真正的触动。
网络文学可以娱乐化、产业化,也可以传递正能量,这两者并不存在根本矛盾,而当下的网络文学却未能很好地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希望通过各方努力,网络文学既能保证作家收益,同时又能真正传达出真善美,传达出努力、友情、信念等社会正能量。在此基础上,也许会带来网络时代真正的文学繁荣。 (来源:光明网)
网络文明从青年开始
在我国6.49亿网民、5.57亿手机网民中,主体就是青年人。互联网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交流方式、聚集方式和工作方式,影响到他们的方方面面。可以说,网络塑造了中国的青年,青年成就了中国的互联网。如果认识不到这一发展趋势,共青团就会离青年越来越远;如果把握不了新时期青年的脉络,共青团工作就会落后于时代。
现在,网络生态总体呈良性发展态势,动辄在网络上搞“人肉搜索”的行为少了,而倡导志愿服务,帮助寻孤“随手拍”的义举多了;网上造谣、传谣、信谣的现象减少了,而为他人播报生活服务信息等增多了。但也要看到,一言不合就恶语相加的网络暴力并不鲜见,不讲逻辑与理性、只想宣泄情绪的现象依然存在。对于共青团员来说,不应是参与者,也不该是旁观者,而应亮明身份,将自身的先进性和担当精神延伸到网络空间,通过一言一行示范引领全体青年崇德向善,为励志进取点赞,为好人善举叫好,对假恶丑现象坚决说不,让网络空间风清气正、充满阳光。
网络上的思想比较活跃,各种思潮相互交流交锋交融,这从一个侧面彰显了社会进步。但也要看到,一些极端思维、错误思潮,具有一定鼓动性和煽动性,对于价值观还在形成时期的青年影响较大。大部分团员青年能够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中唱响主旋律,在多元意识中树立核心价值。但也有部分团员青年政治认识模糊,理想信念动摇,甚至被“杂音”裹挟,盲动盲从。面对片面极端的思潮、负能量的言论,广大团员青年不能甘当“沉默的大多数”,要敢发声,会发声,善发声,赢得网络舆论主动权。(来源:人民网)
互联网金融需要“裁判”
在刚刚结束的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互联网金融十足是个热词。这一方面是因为其发展迅速,另一方面,恐怕也跟其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
近段时间以来,我国P2P网贷平台频频爆出造假、坏账、逾期、提现困难、停业、跑路等问题。网贷之家统计显示,仅今年2月出现问题的P2P平台就有58家,平均运营时间超过11个月。在这些问题平台中,一部分建立本身就是为了骗钱,其他大部分则是由于风险控制不到位和经营不善导致资金链断裂,无法兑付。可见,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来说,风险控制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参与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的主体有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其中,银监会是P2P网贷平台的主要监管部门,监管着P2P业务以及以微信红包为代表的网络转账业务。与此同时,我国没有专门针对互联网金融的国家立法,对互联网金融监管依赖的还是适用于传统金融行业的法律法规,在面对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时候,监管机构往往会陷入无法把握“度”的困境。从这个角度看,在“互联网+”的时代,P2P平台应建立严格、完善的风控体系,形成标准化、专业化的贷前、贷中、贷后流程管理系统和决策引擎,对用户进行风险评估和定价,上述这些因素将成为网贷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随着互联网金融在2015年进入监管元年,盼其尽快从野蛮生长过渡到规范发展,也望行业门槛的设置过滤掉更多动机不纯的平台。(来源:《经济日报》)
(木 岩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