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
5位分别就职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学者鄢一龙、白钢、章永乐、欧树军、何建宇,秉持“不自信无以立根本,不批判无以识当下,不创新无以图将来”的创作宗旨,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以跨学科的学术视野,聚焦“中国问题”,不仅分析了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治理的优势,而且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如何克服重重危机和挑战,并回答了人们关注和深感困惑的一些重大问题。
(鄢一龙等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4月出版)
《亲历抗美援朝战争》
孟昭瑞(1930—2014),先后在《华北画报》和《解放军画报》任摄影记者、高级记者。参加过平津战役、开国大典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采访,拍摄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本书是一本兼具收藏和研究意义的历史画册,共收录了200余幅拍摄于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的历史照片,书中有志愿军官兵热烈誓师的身影,有上甘岭激战的写照,有朝鲜停战协定签署时的画面,其中许多照片是首次发表,弥足珍贵。
(孟昭瑞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4月出版)
《秋籁居忆旧》
当代古琴大家成公亮长于江南水乡,师从古琴大师张子谦、刘景韶。本书是成先生的口述回忆录,内容丰富生动,既是一位古琴家的个人回忆,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一代音乐家的缩影。书末附录《人生就是一瞬间的过程》一文,阐述了成先生做此口述的初衷,以及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传承古琴艺术的经过。
(成公亮 口述 严晓星 执笔 中华书局2015年3月出版)
《掉伞天》
本书收录了台湾知名作家蒋晓云早年中篇小说《姻缘路》以及短篇小说集《随缘》中的多部作品,均是首次在大陆出版。作品中既有恋爱谈得现实自私,最后往往只能嗟叹缘浅的青年;也有默然携手,相守一生的可叹可敬之人;有人因绝症不愿拖累家人了断生命,有人黄昏相伴、恬淡和睦,也有人一生孤独却默默助人。通过对这些朴实情感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一幕幕人世百态。
(蒋晓云 著 新星出版社2015年3月出版)
《书人小记》
本书是姚峥华《书人书事》的延续,一本描述文人文事的随笔集。姚峥华任职《深圳晚报》阅读周刊主编多年,与书为伍,与著书人、编书人、译书人和书评人为友,新书以白描的形式,写她眼中的沈昌文、刘再复等20余位书人。作者没有试图去概括“他”或是“她”的全貌,凸显他们的成就,而是选择自己的兴趣点,以自己的理解还原他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
(姚峥华 著 海豚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
《缓慢的归乡》
故乡是一个什么地方?我们想念故乡,却宁愿漂泊在他乡;我们离乡,然后寻找故乡。当代德语文学巨擘、卡夫卡奖得主彼得·汉德克的这本《缓慢的归乡》包含其两个中篇小说《缓慢的归乡》和《圣山启示录》,通过不同的故事描述了主人公追求精神故乡的精彩旅途。
(【奥地利】彼得·汉德克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2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