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松 肖延安
近日,潍坊市潍城区开展“校园书屋”亲子共成长读书活动,吸引了5000余名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建设书香社会,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当从‘全民阅读’开始,而倡导‘全民阅读’不能忽略儿童和青少年这一庞大群体。”在潍坊市图书馆馆长郑晓光看来,“书籍可以让孩子遇见更好的世界。”
孩子被数字“捆绑” 扔下书包,就冲到电脑桌旁,打开小游戏网,滴滴答答点鼠标……这是6岁的王金麒每天放学后的状态,“几乎天天都这样,不让他玩就跟你哭闹。”王金麒的妈妈张兰英无奈地说道,“把他接回来之后要做饭,还要喂家禽,根本没有时间管他。”张兰英的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她自己在家要侍弄地里的庄稼还要照顾孩子,“能有个东西让孩子不哭闹,我就可以腾出空来洗洗衣服,收拾下屋子。”
在村里,像王金麒一样的小朋友不在少数,他们在学校也会经常讨论“游戏的哪一关应该怎么过”之类的问题。谈及上网玩游戏影响孩子学习,张兰英嘿嘿一笑:“别看他只知道玩游戏,可算术成绩次次都是百分。”
“班里孩子普遍算术好,拼音和认字相对差些。”高凤香是村办幼儿园的大班老师,在她看来,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聪明,“有的小朋友都会算两位数的加减了。”
“网络和数字科技充斥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对数字十分敏感。”济南市金智慧儿童早教中心校长何斌认为,对数字敏感并不代表孩子聪明,而是他们的思维被数字“捆绑”了,“他们的阅读能力与五六年前的孩子相比下降了很多。”为了开发孩子的阅读能力,何斌曾在早教中心开展“口述星期天趣事儿”的活动,“孩子们对趣事中的数字和结果记忆很清楚,可他们对过程的表达明显含糊和弱化。”鼓励孩子阅读纸质书籍 张兰英曾有一段时间把电脑设了密码,不让王金麒玩游戏,“一放学就找他爷爷,要玩手机。”王金麒的爷爷从未感觉不妥,“我都摆弄不了的智能手机让他玩得很‘顺溜’,金麒这孩子聪明着呢。”
“何斌校长的担忧,我们难以下定论,但电脑和智能手机对孩子视力的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 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王红表示,经常有家长带着二、三年级的儿童来看眼睛,“我国近视眼人数已近4亿,居世界第一,近视发生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青少年近视发生率更是高达50%至60%,且呈低龄化趋势。”
在郑晓光看来,数字化的阅读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但传统的纸质阅读不能放弃,在儿童和青少年阶段,还是要尽可能多地鼓励他们阅读纸质书籍,“纸质阅读能有效提升他们的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够培养孩子反复阅读的习惯。” “我也想过让孩子多读点书,可他还小,认识的字很少,得需要人陪着他读书。”张兰英抱怨自己没有时间,农村也没那个条件,“家里没有合适的书,要买书还得跑到县城,不值当的。”当被问及村里的“农家书屋”,张兰英一撇嘴,“哪个敢去?里面有啥书都不知道。”读书是件很快乐的事 “一个人从浅阅读到深度阅读,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一般来说,这种能力的基础阶段是在3至4岁的反复阅读中逐渐形成的。”济南市图书馆副馆长吴伟认为,如果家长能引导和鼓励孩子去注意书中的各个细节,让孩子养成专心研究一本书和经常重温一本书的习惯,孩子长大后就会很容易地踏入深度阅读的大门。
“父母是否喜欢阅读对孩子有着直接的影响,若是有爱读书的家风,孩子从小在这种氛围中长大,根本不用担心他不喜欢读书的问题。”在全国首届“书香之家”获奖者张立国看来,“如果父母不喜欢看书,那就要经常带孩子去书吧、图书馆等地方,让孩子从小认识到读书是件很神圣的事情。”
为了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不少家长给孩子买来《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国学经典,“厚厚的一摞书,孩子看着就害怕。”在吴伟看来,读什么样的书,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来选,“给孩子买书要尽量和他商量,如果不接受,可以告诉孩子读了这本书会让他有哪些进步,会有哪些收获。”
“阅读本身就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不一定非要孩子将读过的书讲出个所以然,写个什么读后感。”在张立国看来,如果想要启发孩子,家长不妨和孩子互相分享读书心得,“读书是件很快乐的事情,不要让孩子把读书当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