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安
今年是画家黄宾虹诞辰150周年、逝世60周年,4月4日,中国美术馆推出“浑厚华滋本民族——黄宾虹诞辰150周年纪念特展”。在此之前,浙江省博物馆推出了纪念黄宾虹诞辰150周年系列大展,北京荣宝斋也推出了其所藏黄宾虹精品展。稍后,保利艺术博物馆与杭州黄宾虹学术研究会还将联合举办“纪念黄宾虹先生诞辰150周年——虹叟书画展” 。
纪念氛围可谓浓厚,然而,本周一篇《浙江画院院长批黄宾虹是垃圾桶》的报道因其扎眼的标题被广泛转载。近年来,随着舆论传播和市场价格的综合效应不断发酵,黄宾虹等近现代“巨匠”“大师”的声名早已深入巷里民间。然而毋庸讳言,今天很多人对于近现代书画艺术本身的认识,特别是对于黄宾虹这样在探索中不断革新的艺术家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表面。上述报道有标题党之嫌,对黄宾虹艺术应允许言人人殊,关键是“要用自己的眼睛、要用脑子重读经典”。
进入4月,正是赏花时节,各家公司的春拍大戏也正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势头。然而在局外人看来,年年岁岁花相似,不过媒体头条数字再翻新。倒是媒体报道的一条《重庆一文化公司涉嫌利用书画非法集资,18人被批捕》的消息颇值得玩味。据称,该公司为重庆市首家大型专业书画经纪公司,宣称其签约经纪人近千人,并在国内其他城市设有7家分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签约艺术家为其提供字画,打着销售分红、团购增值等幌子,以支付“预付定金”方式定期分红、到期回购返本等高额回报为诱饵向社会公众非法吸收存款。类似的“融资公司”应该不是仅此一家,看看畸形的艺术市场,才知道我们的想象力何其有限。
还记得《小蝌蚪找妈妈》吗?还有《大闹天宫》、《山水情》、《三个和尚》、《天书奇谭》、《哪吒闹海》……4月6日,参与创作这些动画经典的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导演马克宣因病逝世,享年76岁。有媒体感叹“中国最后一个做水墨动画的人去世了。”在市场因素主导一切的背景下,人们表达的既是对于水墨动画的怀念,更多地还有对今天国产动画的不满。
本周,真正让网民和媒体兴奋的是那个号称“姥爷”的人摊上事儿了,这事儿究竟是不是个事儿,如果是事儿又该算是个啥事儿,不同的官方舆论平台已经发出声音,但网络上兴奋的人们还在争论不休。而在这之前,照例早有人兴奋之至,看热闹不嫌事儿大,事儿还没弄清楚时,就已逼得各路朋友无奈需要辟谣了。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凡此种种不过是所谓特色之重要内容。倒是我们所艳羡的那些“爷”及其“圈子”,原来也是挺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