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江苏丹阳:谱写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时代华章
积极探索文化民生的新途径
特色文化百花争艳
推进文化民生 共建幸福家园
强化阵地建设 打造特色品牌




 中国文化报 >  2015-04-14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苏丹阳:谱写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时代华章

    政府主导  加大投入

    让优质公共文化服务惠及城乡百姓

    荆 红

    丹阳市地处风景秀丽的长江南岸,江苏省南部,是一个有着深厚人文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化工贸城市。近年来,丹阳市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强化管理、注重利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基本形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体系。2012年,丹阳市被公布为江苏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

    文化基础建设快速推进,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形成。近年来,丹阳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文化阵地得到根本改观,建成了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市、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文化馆、图书馆均达国家一级馆标准;全市12个镇全面完成镇文体中心建设任务并全部面向社会开放;在2014年参加的国家星级文化站评比中,丹阳市有11家文化站分别被评为国家一级、二级、三级文化站;全市154个行政村文化活动室全部达标,并建成农家书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实现城乡全覆盖。新一轮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共投入经费3500余万元,新增图书21万余册,室内文体活动面积达6万余平方米,室外文体活动广场达25万余平方米;两年重点打造了142个各类型文化广场;荣获“江苏省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群众文化生机勃勃,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丹阳市相继策划组织“建设新农村、文化村村行”“时代潮”等广场系列文化活动,引领全市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的蓬勃开展。“建设新农村、文化村村行”活动自2006年创办以来,在全市行政村、社区共送戏600余场、送电影上万场,观众达百万人次,荣获江苏省第八届“五星工程奖”服务奖。“时代潮”大型广场系列文化活动,12年来演出达120余场,演出节目1500个,其中创作节目近300个,直接参与活动的演职人员5万余人,观众达60余万人次,变城市“送文化下乡”为农村“献文化进城”,实现了城乡互动、镇镇联动、镇村齐动,荣获江苏省第九届“五星工程奖”服务奖。同时,还精心打造文化惠民新载体“百姓剧场·周末戏苑”,常年开展全市性的广场文艺演出、新春文艺晚会、社区文化节、民间文化艺术节、农民艺术节等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丹阳市文广新局被江苏省文化厅表彰为“江苏省文化民生建设先进集体”。

    特色文化稳步推进,文化特色创建成果不断扩大。丹阳市通过构建网络、培训、交流、讲座、比赛、总结表彰和文化指导员进村、社区辅导等形式,不断提高业余团队文化活动的质量和水平。经过多年培育,全市现已拥有业余文艺队伍213支,团队人数达2万余人,表演形式覆盖舞蹈、曲艺、声乐、器乐、书法、绘画等众多艺术门类。“一镇一品”特色文化品牌建设活动在城乡生根开花,通过系统发掘、组织培训、展览比赛等活动,培育了一批具有地方鲜明风格和个性特色的书画、戏曲、马灯、剪刻纸等特色文化品牌。目前,全市拥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个、江苏省特色文化之乡3个、镇江市特色文化之乡3个。

    下一步丹阳市将用3年时间打造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试点项目,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坚持软硬件建设并重,以示范区建设为平台,不断加大文化事业投入,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丹阳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将丹阳建设成为特色鲜明、魅力四射的“文化之城”。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