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南国风·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文化周末”:惠民情怀缔造十年辉煌
首届“一树丹枫”非遗文化作品出版公益资助项目启动
“图书馆杯”广东全民英语口说大赛启动
深圳罗湖展出20位女书法家作品
蓝领音乐节:为外来工打造的公益音乐节
关于2015年度福田区宣传文体事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资助申报(第一批)公告




 中国文化报 >  2015-04-14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周末”:惠民情怀缔造十年辉煌

    10年来,莫言、王蒙、贾平凹等国内知名文化大家先后做客莞城“文化周末”大讲坛。刘 中 摄

    谭志红

    “当作家遇到古典乐”系列演出、“月是莞乡明”创意影像合唱剧、青年领袖论坛、“中法文化之春”罗兰·巴特专家见面会、巴拉巴拉巴儿童剧……在广东省东莞市莞城街道,一系列文化活动正陆续举行,以此庆祝“文化周末”10周岁生日。从2005年起,莞城以“文化周末”晚会为起点,延展出十大系列文化活动,形成了“文化周末”活动品牌,成为东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文化周末”成为莞城景观

    2005年,东莞正掀起建设文化新城的热潮,莞城街道正在谋划“文化莞城”的棋,民间的文化热情日益高涨,城市的文化氛围日趋浓烈。在这样的背景下,莞城“文化周末”应时而生。

    2005年4月15日晚,在利用率不高的莞城文化广场报告厅里举行了一场“走进交响乐”晚会,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由此也拉开了“文化周末”工程的帷幕。此后,“文化周末”晚会于每周六晚上8点准时与东莞人见面。每周六晚上7点半,在文化周末剧场门口等候入场的观众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形成了一道独特的周末景观。在莞城过一个有文化的周末、去莞城看“文化周末”晚会,逐渐在东莞成为一种高雅的文化时尚。

    “文化周末”晚会一办就是10年。10年来,文化周末晚会年平均举办不少于48场次,共举行了500余场演出,受惠人群超过40万人次。晚会坚持“文化惠民”的原则,以公益赠票方式为主,上座率超过九成,遇到精品演出时常常需要加座。

    “文化周末”晚会之花为什么这么红?“赏学并重”的特色理念和“表演+鉴赏+讲解+互动”的独特演出形式,是该晚会长盛不衰的法宝。高雅演出如何走出曲高和寡的困境、走进普罗大众的心头?莞城“文化周末”晚会的解决之道是,将“观赏性与知识性”“高雅性和普及性”相结合,通过邀请国内外的优秀艺术团队和艺术家进行表演,并配以专业人士进行现场解说,既强调节目的观赏性、艺术性和感染力,也让广大群众与艺术零距离接触,达到雅俗共赏的目的。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10年来,广东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张丹丹、“钢琴王子”李云迪、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世界第四大男高音”戴玉强、英国萨克斯王子安德鲁·杨等100多位国内外艺术家与大师登上文化周末晚会的舞台,中国中央合唱团、香港舞蹈团、匈牙利国家民族舞蹈团、澳大利亚墨尔本爱乐乐团等200多个蜚声国内外的艺术团体前来献艺。同时,“文化周末”晚会每年还拿出不少于总场次20%的演出量,扶持和发掘本土优质文化艺术资源。

    不仅如此,“文化周末”晚会还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观众,提高了东莞人的欣赏水平。音乐制作人、词作家李广平曾评价说:“文化周末”弘扬高雅艺术,就像一座城市的绿洲,这片绿洲可以让浮躁、烦闷的城市病得到医治,在纷纷扰扰的城市中,人们需要像“文化周末”这样的晚会来舒缓心中的压力,让心得到释怀。

    晚会带动:莞城文化繁花似锦

    “文化周末”晚会就像一条鲢鱼,在莞城的文化蓝图中产生了连锁效应。10年来,莞城以“文化周末”晚会为带动,结合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延展出报纸、杂志、大讲坛、合唱团、室内乐团、培训中心、大篷车、演艺中心、俱乐部等十大系列工程。这十大工程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在文艺表演、媒体传播、艺术培训、文化产品流通、文化休闲等方面以其独特的个性和高雅的艺术品位,让不同兴趣的人都能在“文化周末”找到合适的文化需求。如大讲坛以文学艺术知识普及为指向,“文化周末”少年合唱团旨在培养演艺创意人才,“文化周末·唯美室内乐团”以传播高雅艺术为主,《文化周末报》和《文化周末》杂志则是文化类的专业报刊。

    莞城街道高度重视“文化周末”活动品牌的打造。在这一品牌创立之初,就专门成立了“文化周末”工程办公室,每年投入近千万元专项资金,专门负责策划、统筹协调和监管“文化周末”品牌的系列活动。同时,以统一标识名称为整体形象,坚持走公益化、品牌化、专业化、产业化相结合的路子,建立了一个系统化、专业化的高雅文化艺术品牌集群。

    十年辛苦不寻常。“文化周末”用一颗晚会的种子,在莞城种下了一片文化的森林。一连串的数字拼成了“文化周末”的成绩单:文化周末大讲坛从2007年1月开办,共举办了近70场讲座,莫言、王蒙、贾平凹等国内知名文化大家先后前来传道授业解惑;《文化周末报》共发行480期,累计发行近千万份;“文化周末”少年合唱团共开展140节合唱培训课,培养1800名团员,参加公益演出60多场;“文化周末”演艺中心举办近700场常规舞会、10届新年舞会、36场“莞艺集结号”系列潮流文化活动……

    “文化周末”还促进了莞城文化产业的繁荣。莞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浩荣表示,从2004年至今,莞城区域内的文化企业增加了200多家,可以从侧面证明“文化周末”系列工程的带动作用。

    10年来,莞城努力践行“文化惠民”理念,致力于培育文化精品,将“文化周末”打造成为东莞城市文化的一个亮丽品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新之举。2009年,“文化周末”因其“艺术地处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拓展了产业成长的空间”而获得了“国家文化部第三届创新奖”。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