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文
提起主旋律电视剧,不少观众认为“越是主旋律,越没收视率”。的确,在过去,部分主旋律电视剧创作以塑造高大上的英雄人物为主,质少量多,叙事策略频频“撞车”,且内容老套,人物单薄、缺乏立体感,导致部分作品在思想上流于浅薄,观众不买账。
近来,主旋律电视剧的叙事策略悄然发生改变,试图以不同于过去的历史观和美学观,多角度、多层次地融入时代生活。
主旋律电视剧的叙事节奏日益张弛有度。叙事节奏分为内部节奏和外部节奏,如《北平无战事》对全剧叙事的节奏方面把握非常到位。该剧外部叙事节奏围绕着中共地下党员方孟敖受命于蒋经国彻查北平民调会和中央银行北平分行贪腐案展开,内部叙事节奏中穿插着对方孟敖真假身份的彻查、马汉山与许铁英的勾心斗角及建丰通过秘密电话下达任务等,从而使得本片节奏缓慢而不拖沓,在不温不火的叙事节奏中,把方孟敖的爱国精神做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除了叙事节奏,主旋律电视剧正尝试以多维叙事线索和更引人入胜的故事突出主人公的精神品质。为了还原一种日常的生活经验,电视剧常常会采用网状的人物关系。各种相关的线索,如血缘的、爱情的、友谊的、仇恨的,构成一种复杂的人物关系网络。如《红高粱》由三条线索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九儿与余占鳌的爱情、九儿在罗汉等酿酒师傅的帮助下成长为干练的女掌柜及余占鳌组建武装力量抗日,这三条线索互相交织、互相影响,既体现着九儿的爱国主义精神,又体现着她的勤劳勇敢。这样塑造的人物就更加立体,故事也更好看。
在叙事风格转变的同时,主旋律电视剧对主人公的塑造更为生活化,从日常性中体现作品所要彰显的民族精神。如《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描述了1976年至1984年的邓小平所经历的历史事件,但打破了传统的历史宏大叙事视角,从单向宣扬英雄的伟大功绩转变为在多维情境中展现历史人物的真实生活。
主旋律电视剧自然要张扬时代精神,但具体如何张扬,则是个需要探讨的艺术问题。口号式的呐喊呼号艺术表现力不足,主旋律电视剧在寻求更为有效、好看的方式。
这首先体现在电视剧情节的设置上。如近期在各大卫视热播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尤勇扮演的田福军是那个理想迷茫时代目光长远的改革者。他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支持改革,实事求是,与当时落后保守的心态大大不同。在受到周围人质疑时,他有责任、有担当,带领人们摆脱贫困,使人“从吃黑面馍变成吃白面馍”。这正是他顺应潮流、勇于改革的结果。
主旋律电视剧日益偏爱平民化叙事视角传达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往主旋律作品的创作者往往把主要人物放置在很神圣的高度,而对人物内在心理却表现不到位,使得人物失去了自身应有的内在精神而变得空洞。在《中国地》中,编剧赵冬苓就采用平民化的叙事视角,把人物当做真正意义上的平常人来写,写出了人物的世俗生活和情感。该剧从老百姓赵老嘎的平民视角出发,表现赵老嘎从山头一霸到带领全家、全村以及广大民众浴血奋战、抗击日寇的故事,对英雄人物世俗化而非神圣化、大众化而非精英化、日常化而非脱俗化的刻画非常立体。
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的原则及追求真善美的审美情趣,满足了受众善恶分明的道德需求,契合了广大观众追求真善美的情感诉求,也影响着当今主旋律电视剧的创作。如近期在央视一套播出的《别让我看见》讲述了一群素不相识的见义勇为志愿者,为了维护社会正义与犯罪分子展开一场智力和勇气的较量,最后犯罪分子均得到应有的下场,正义得以宣扬。
主旋律电视剧为了寻求突破,也在尝试着类型叙事元素的混搭创作。如即将于今年播出的、由经典谍战剧《暗算》原班人马出演的电视剧《风筝》,就打破了传统谍战剧中特工抓特务、窃取情报、破译密码等智力游戏,加入更多的人性元素,角色被设置在巨大的时间跨度和跌宕的命运转折的双重考验下,拥有更加精准的时代感,把爱情、幽默、悬疑、智斗及信仰等元素融为一体,切合了时下受众多元化的审美接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