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文物·考古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环球参考
  标题导航
夏朝真实存在的考古探索
沿海地区早期人类用什么劳作工具
专家说:陶寺就是尧都
西沙2015年水下考古正式起航
内蒙古集宁路古城遗址出土元代石棺




 中国文化报 >  2015-04-20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家说:陶寺就是尧都

    新华社记者  于振海   晏国政

    4月15日,一场尧文化暨德廉思想的研讨会在山西省临汾市举办,会上,多位专家学者表示,陶寺就是尧的都城在考古学界已形成共识,“尧都平阳”的说法已成定论。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驽说,中国历史上有两大至关重要的历史疑案,一个是何以“中国”?另一个是尧都何在?或者说尧舜禹真实存在吗?

    始于1978年的陶寺遗址考古在几年前已经解决了第一个疑问。陶寺遗址位于山西南部临汾市襄汾县城东北约7公里的陶寺镇,在考古发掘中出土了漆圭尺。“陶寺圭尺地中刻度,从物证的角度说明最初的‘中国’的含义是地中之都,中土之国。从目前来说,陶寺就是最初的‘中国’。”何驽说。

    那么,第二个疑问该如何破题?文献中没有确凿无疑地记载尧都在今天何地。《水经注》言“尧都平阳”,传说在今山西临汾一带。然而,尧都地点还有其他含糊的文献记载,众说纷纭。

    何驽说:“考古探索成为寻找尧都的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要从考古发掘与研究中确定遗址的都城性质,再将相关考古资料与尧都相关文献记载系统对比,多角度考古证据指证尧都,最后综合得出结论。在临汾地区发现的龙山时代晚期超大型遗址陶寺由此进入考古学者的视野。

    考古专家表示,都城考古判定都城遗址的标准有城墙、宫殿区、大型宗教礼制建筑、王陵区、工官管理手工业作坊区、政府掌控的大型仓储区和普通居民区。“陶寺遗址都城考古实际上就是考古寻找上述都城功能区划的证据。”何驽说。

    1978年至1984年,陶寺遗址考古发掘了居住区和墓葬区。2000年和2001年,又发现和确定了陶寺文化中期城址的北墙、东墙和南墙,陶寺文化中期城址由此得以确定。2013年以来,考古专家又对陶寺早中晚期城址有了更进一步了解。

    何驽说,考古发现,大约20万平方米的陶寺早期城址,已经初步具备了双城制都城模式。280万平方米的中期城址,已成为典型的“回”字形双城制都城,都城内功能区划齐备且明确。其中,宫城居城中偏北,东南小城为中期王陵区和郊天祭日的祭祀区,城外北偏西是祭祀地祗的“泽中之方丘”及其附属建筑,工官管理的手工业区在城内东南部,大约从事农业的普通居民区则设置在城内西北部。陶寺晚期则出现扒城墙、毁宫殿、捣王陵等特征显著的政治报复现象。

    除了考古探索之外,陶寺遗址还出土了朱书扁壶“文尧”二字,是陶寺城址为尧都平阳的文字自证。此外,通过与《尚书·尧典》等历史文献的系统对比,也出现诸多契合之处。何驽说:“综合来看,陶寺就是文献中所说的‘尧都平阳’。‘尧舜禹传说时代’不是传说,而是真实存在的信史。”

    在研讨会上,相关历史研究学者也从历史文献与考古学结合的角度佐证了陶寺即尧都。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王震中认为,唐尧最初居于今河北唐县一带,然后自北向南迁移,中途经过晋中太原,最后定都平阳。“陶寺”与“尧都”在时空、龙崇拜、陶寺观象台遗址与文献天文历法以及文明发展高度等方面相吻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说:“陶寺就是尧都。我们有责任让所有人都知道尧都就在陶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