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艺术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黄英真好听
曾明:从“抢镜王”到百变舞剧人
创作走心的宋青松




 中国文化报 >  2015-04-21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曾明:从“抢镜王”到百变舞剧人

    曾明

    孟  丹

    大型舞剧《十里红妆·女儿梦》是宁波市歌舞剧院创作的作品,自2009年公演以来广受好评,如今已先后在国内外演过上百场。前不久,该剧成功完成了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巡演任务,在一片赞誉声中,剧中男主角曾明自然成了被关注的焦点。

    曾明,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现任中国东方歌舞团首席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曾代表中国到意大利、法国、瑞士、印度、葡萄牙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演出和艺术交流。日前,笔者走近曾明,听这位青年舞者聊自己和舞蹈的故事。

    曾明出生于江西省东乡县城的一个普通家庭。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1997年考入抚州文艺学校舞蹈系,2002年进入北京舞蹈学院学习古典舞,2006年毕业后进入中国东方歌舞团工作,从此打开舞蹈事业上崭新的篇章。

    工作中,曾明态度严谨、执着追求,每演一部舞剧都要反复琢磨舞蹈作品中的人物关系,他总问自己:“我到底要通过舞蹈告诉观众一种什么样的情感?”随着看的书和影视作品的增多,曾明对舞蹈的理解和想法变得更为深刻。而与丁伟、邓林、门文元等知名舞蹈编导的多次合作,他学到了很多,演绎作品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强。熟悉曾明的人都会这样评价他:别看他个头不算高,却有着极强的灵活性和稳定性。清秀的面庞让人感到亲切,谨慎与慢条斯理的言语又展现了他极为稳重的一面。

    还记得2013年央视春晚上令无数人动容的歌伴舞节目《甲板上的马头琴》吗?这部作品表现了如今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青年踊跃争当水兵的故事。演出中,作为领舞的曾明,训练有素,用从头至尾的灿烂笑容和出色的舞姿,不仅赢得了无数观众喜爱,还被人们封了个“抢镜王”的雅号。

    对于曾明来说,除了将正派人物演好以外,他更希望有机会扮演反派的角色,一来可以进行更多创作,二来可以突破自己。在曾明看来,正派角色塑造空间往往不多,演起来不过瘾。而反派角色的造型通常非常突出和鲜明,很容易抓住观众的心。但演反派又不能太“过”,抢了正派人物的风头。因而,他并没有框定自己,而是乐于尝试演绎不同风格的角色。

    2007年应无锡市歌剧舞剧院之邀,曾明在原创民族舞剧《西施》中担任了主要角色“吴王”一角,并在江苏省音乐舞蹈比赛中获得该剧人物最佳表演奖。此后,曾明陆续参与并主演了十几部大型舞剧的男一号,无论是《西施》中英气十足的“吴王”,还是《不落的太阳》中阴险邪恶的“马匪”,曾明都在努力尝试突破和改变自己。

    这些多样化、多层面的舞剧对于一位舞者来说,确实挑战不小。庆幸的是,曾明总能应对,呈现了百变的舞台人物,如在天津歌舞剧院原创舞剧《泥人的事》中,他主演的小五感情充沛、舞姿帅气,充分展现出其对于人物内心把握的细腻度以及对肢体控制的精准度。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长江东高度赞扬曾明“身手不凡”,导演邓林更是称其“仙气十足”。

    而让曾明在舞剧表演事业中进一步推进的作品是《十里红妆·女儿梦》。这部舞剧自2014年在纽约林肯中心演出取得了极大成功后,今年又由中演公司将它推到了澳洲的舞台之上。该作品讲述了发生于江南古镇唯美的爱情故事,阿甬和越儿自小青梅竹马,在豆蔻之年互诉芳心。阿甬一句“等我回来,做我的新娘”的承诺谱写了越儿苦苦等候、永恒不变的“十里红妆·女儿梦”。阿甬的扮演者曾明在细节上下了大功夫,投入、动情的表演让许多有着剧中人物相似经历的海外侨胞产生共鸣。同时,海外侨胞的经历也让曾明感慨,这次巡演对他来说也是一次新的体验与深刻的艺术旅行。

    由于勤奋与刻苦,曾明获得了大大小小的荣誉:CCTV舞蹈大赛、桃李杯、荷花奖等都有他的身影。尤其在舞剧方面,他收获颇丰,从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西施》,到广东省艺术节一等奖和个人表演金奖的《大围屋》;从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会演金奖、个人获表演金奖、“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华大奖的作品《天蝉地傩》到“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华大奖的《粉墨春秋》……

    虽然,年纪轻轻就获得了众多的殊荣,但曾明却清醒地以“我只是一名舞者”来定位自己,不断地自我修复、发展与完善。如今的他,不仅仍驰骋于各大舞剧的演出中,而且目前还在解放军艺术学院跟随著名编导赵明攻读舞蹈编导方向的硕士学位。曾明的未来,定会更加精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