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实习记者罗群)4月18日,以“创新电影科技,缔造电影传奇”为主题的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国际影业集团高峰论坛在京举办。中外影人借助论坛平台对技术与艺术在当下电影界日益紧密结合的状态进行分析,对技术与电影艺术的关系进行探讨。
技术与艺术的关系可以说是个老话题,但因其与电影创作、生产的紧密联系,这一话题至今仍颇具生命力。美国梦工厂动画公司CEO杰弗瑞·卡森伯格说:“技术对电影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但是技术背后讲好故事的能力,才最吸引观众。”在杰弗瑞·卡森伯格看来,用技术创造影像虽然很难,但是技术毕竟有章可循,创意则更为发散、不易捕捉。
持同样看法的还有经典动画影片《狮子王》的导演罗伯·明可夫,他从1977年开始从事动画电影的创作,可以说见证了科技进步给电影带来的影响和变化。“在初期,动画片都是手绘形象再用摄像机拍摄,而现在完全可以通过电脑制作,可以说技术为动画电影的发展带来无限可能。”不过罗伯·明可夫同时表示,动画电影最重要的还是“创造生命”,让观众看到的虚幻世界显得极其真实,技术只有帮助动画电影做到这一点,才算完成了它的使命。重技术而轻艺术的做法是不足取的。
知名影评人周黎明从上世纪90年代就对电影的技术问题非常关注,他认为,当今的中国电影就出现了罗伯·明可夫所说的重技术而轻艺术的问题。“这个问题在世界电影界很普遍,美国在2000年以前也拍过一些过于强调技术而忽略艺术的片子。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曾说,电影在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种是推崇技术,使用各种各样的特效技术来模仿真实的体验;另一种是也会应用技术,但只是把技术作为呈现艺术的工具。我希望中国的电影将来能向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所说的后一个方向发展。”周黎明说。
不断发展创新的技术给电影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困惑。香港传真制作有限公司创始人曾景祥说:“现在同一部影片有2D、3D、IMAX等很多版本,每一个版本都需要很高的成本投入,一定程度上造成资金浪费。市场上是否有可能出现一种更统一的模式,让电影每一个环节的人才都能有统一标准、有的放矢地发挥他们的创意?”
除了对电影的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的探讨,论坛现场还举行了中美合拍项目《功夫熊猫3》的签约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