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17日至20日的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板块中,共实现签约金额138.45亿元,延续了前几届的增长趋势。值得一提的是,国际化色彩极大加强。
据主办方歌华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共有275家中外展商注册参加招商展会,其中国际展商达140家,涵盖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俄罗斯等25个国家和地区,继去年后再次超过国内展商数量。并且,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和新西兰今年首次以国家联合展位的形式,举办了多项特色活动。本届电影市场上的国际合作趋势愈加深化,中外合拍项目纷纷参与推介洽商,电影市场与美国电影协会(MPA)合作的“好莱坞大师班”、与华沙国际电影节合作的“中国—东欧电影推广计划”等活动成效显著。
中美电影节主席苏彦韬也介绍了中美电影国际合作10年来的变化。他介绍,中美电影节每年一届,自去年起被列为2014年中美高层人文交流成果清单。这10年也是中美电影从交往期、热络期走到成熟期的见证。
第一届中美电影节,当时参加的中国电影只有10部左右,但就在这个平台上,国内一些企业因此结识了好莱坞的制作人。随着中国市场的强大和国内电影走出去的主动诉求,美国电影协会开始与中美电影节一起操作“中国电影合拍之夜”,中美电影人之间的交流合作日见热络。近10年也是中美电影合作的成熟期。
“除了项目投资关系的彼此渗透,还有公司层面整体结构性的合作。好莱坞电影产业商业层次很丰富,随着国际化、技术化的趋势,双方在投融资领域、IP(知识产权)开发上都会有很多操作空间。”苏彦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