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文化地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财富周刊

第2版
投融资

第3版
  标题导航
屯溪老街的非遗保护探索
千户苗寨:亮起非遗之火
三线城市剧院文化综合体如何突围




 中国文化报 >  2015-04-25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线城市剧院文化综合体如何突围

    河北省地级市文化基础设施状态(供图:张颖 制图:张海宁)

    □□   文珊

    近两年,演艺业发展经历了阵痛。受到“限奢令”影响,一些晚会演出没了市场,旅游演出也受到《旅游法》的影响而缩水,普通观众人群数量和消费能力不足,买票看演出的习惯未普遍形成。这些不利因素相互交错,对演艺业整体发展造成了很大打击。业内人士认为,相比其他行业,演出产业化面临的困难很多,真正做到高效率、规模化生产难度很大,多数演出都没有也不可能做到真正的产业化。

    近日,在由房地产业内人士组成的读书俱乐部“知学读书会”举办的公益讲堂上,河北省廊坊市壹佰剧院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壹佰剧院”)董事长张颖分享了在演出市场大浪淘沙之际,三线城市剧院文化综合体的突围之路。

    三线城市剧场发展滞后

    自2001年,张颖就开始从事演出策划工作。10多年的工作经验中,最困扰她的就是剧院的硬件问题,“当时廊坊可以演出的剧院舞台规格标准不够,很多好的演出因此演不了。”张颖回忆,2009年她参与策划的一场全国性三线城市演出最终没有落实,原因就是缺少合适的剧院。“其实文化演出市场是很大的,但没有一个固定的资金支持很难有起色,痛定思痛,2010年时我们下定决心在廊坊建一座自己的剧院。”

    就这样,2011年壹佰投资、壹佰剧院、壹佰房地产3个公司注册成功,明确定位为三线城市剧院文化综合体运营商,也确定了在全国100个三线城市建100个剧院文化综合体的目标。现在廊坊壹佰剧院正在筹建,预计今年12月投入运营,同时沧州的壹佰剧院也在筹备中。

    在壹佰城市剧院文化综合体的运营和管理上,张颖和其团队深入研究了国外同行的做法,包括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美国百老汇、英国伦敦西区等。张颖发现,这些地区的剧场场馆使用率很高,川流不息的人流为演出带来可观收益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旅游、餐饮、娱乐等产业的发展,剧场还担当起社会教育机构的角色。

    “通过国外的案例我们能看到,像悉尼歌剧院、美国百老汇,更多注重的是创新。回到国内,纵观中国剧院的发展史,可发现中国剧院往往是被作为公益性文化设施而存在,一般不需要考虑经营效益,很少为市场需求而调整,所以普遍存在亏损、缺乏市场活力的现象。在体制思维的制约下,文化产业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也制约了其发展。”张颖举例说,广州东莞、山东青岛等二线城市的剧院,基本上都是一个大剧院加1至2个小剧场,建成后大部分是被托管。

    善用政策红利

    国内一二线城市尚且如此,三线城市情况可想而知。三线城市的剧院基础大多数是原来的影剧院,属于政府或者国有企业的职能部门。因为设备老旧、没有活力,很难做更好的演出。

    做壹佰剧院这个项目之前,张颖和北京清华大学文化产业规划设计院的专家以河北省10个三线城市为样板走访并调研,发现三线城市的文化基础设施现状可概括为3种状态:有的在原有文化基础设施上拆迁,替用或主体出租,没有发挥它自身的社会功能;有的在原有文化基础设施上又进行了改建,勉强发挥基本的社会功能;另外一些建了新的文化基础设施,但暂时没有办法缓解经营压力。

    壹佰剧院如何破冰?张颖认为,三线城市不是不需要演出,人们是有需求的,但是要给他们提供一个这样的场所。壹佰剧院刚成立时,他们明确,要想获得高盈利是不现实的,能做到持平已经不错了。对于如何经营,壹佰剧院摸索出了自己的模式。

    以廊坊壹佰剧院为例,“当时我们征了35亩地建立了壹佰剧院和壹佰商业建筑。我们希望在建设期间,用商业建筑的销售利润来填补剧院建设的亏空。”张颖说。廊坊壹佰剧院建设总投资是4.8亿元,把写字楼和商业建筑卖掉以后,基本上和剧院建设费用持平。她认为,剧院对于商业建筑运营起到了人流带动作用和整体品位的提高,它是商业建筑将来不可或缺的群体。现在国家对剧院的建设、公共文化建设给予了很多支持,比如在土地政策上,后期的贷款贴息上,以及整个产业链的扶持上都给了政策红利。“在我们做商业建筑当中,把这些政策红利用足,最后可以完全获得一个剧院。”张颖说。

    从剧院走向产业

    刚开始运营时,壹佰剧院的定位就不仅是一座剧院,而是以剧院为核心构建的以剧院文化产业、文化商业、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综合体。“基本上文化项目占50%,商业配套50%。在文化项目中我们分了几个板块:一是剧院板块,二是教育板块,三是婚庆板块,四是艺术品板块。”张颖说。

    在壹佰剧院的运营过程中,另外一个创新点在于让企业广泛参与。“我们现在正和廊坊市政府合作成立演出基金,将来不单是我们公司在演出,会让更多的企业走进来演出。”张颖说。壹佰剧院还会做一些戏曲基金、歌剧基金,在票房的补贴之外再给剧团一些小金额补助,让观众花的钱更少。张颖感觉,在募集这方面的资金时,很多企业还是很愿意参与的。

    对于剧院的前景,张颖信心十足:“从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支持来讲,我认为文化产业已经到了快速发展期。以剧院为代表的产业可能现阶段还比较小众,可我愿意为这种小众的理念而努力探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