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家居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财富周刊

第2版
投融资

第3版
  标题导航
家居企业著书:文化营销引领新潮流
苏阳红的“缅花专家”之路
仙游红木产区主管方何以“缺位”




 中国文化报 >  2015-04-25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居企业著书:文化营销引领新潮流

    家居企业著书成为风尚(制图 张海宁)

    □□卢曦

    4月18日,北京帝克豪斯家具有限公司旗下的高端中式家具品牌名匠木坊在北京居然之家丽泽店举办了一场签名售书仪式。家具行业第一本小说《家具商人》的作者王通明来到现场,讲述自己著书的缘起。作为自己亲身经历的真实写照,小说反映了家具行业前沿的全貌。无独有偶,名匠木坊总裁李建军也于去年完成了一本关于企业诚信经营感悟的《至诚传家》。据了解,2012年,深圳左右家私家具有限公司创始人黄华坤在北京首发新书《左右幸福的力量》,讲述其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理念等内容。不难发现,家具企业出书已成为一股风潮。很多企业在业界做出成绩后,便开始注重提升品牌的文化素养,出于宣传企业品牌的目的,出书便成为企业文化品位的较好体现。在家具企业看来,能够出版一本公开发行的书,本身就是一种宣传和荣耀。

    近几年,家居行业从以前的无序竞争、低价竞争的原始时代进入了拼文化、拼创意、拼设计的新纪元。家居企业都在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把精力从简单的销售产品放到文化营销、提升品牌价值的长远目标上。

    相比简单的促销来说,文化营销虽然有品位,但其成本高、见效慢,短时间内很难看到经济效益,但在企业看来,这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名匠木坊副总裁赵世柱表示,文化营销虽然投入大、见效慢,却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企业:著书蔚然成风

    家具企业出的书,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经营模式和企业文化的一个总结,这类书籍一般是企业用来赠送客户,或是作为企业业绩发展良好的一个象征,如李建军的《至诚传家》;另一类是知识型指导类丛书,通过帮助和指导消费者如何选购家具或提供一些好的设计方案。如北京业之峰诺华装饰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业之峰明星设计师帮你设计家》,该系列丛书将装修知识集结成册,就像一套装修设计手册和建材知识大全。

    中国红木家具文化研究院院长濮安国表示,目前,红木家具企业出书一时成风,广东地区更为突出,并将在一个长期的过程内有增无减。濮安国说,企业出书有两个目的,一是传播文化,二是宣传企业品牌,而书籍内容不外乎宣传企业家本人、宣传企业、宣传产品。但值得鼓励的是,企业出书已经从以前的清一色的图片、几乎没什么文字,到现在的请名人作序,并以一些红木传统文化知识丰富书籍,在宣传企业的同时,能兼顾知识普及,这种变化是可喜的。

    据故宫博物院宫廷部研究员周京南介绍,企业出版书籍主要目的是给企业贴上一个文化标签,通过对家具历史文化、企业产品风格特点和家具特色、材质等内容,为产品进行正面宣传。通过出书这种方式,能总结企业多年经营的经验和成果,并有效提升企业的文化品位。

    个人:出版书籍得以靠近“儒商”

    有财富却没能得到社会尊重,是土豪;有财富又能获得世人敬重,是儒商。前者与后者的差距在于德行与文化素养的缺乏,其背后是正确价值观的缺失。

    在中国传统道德思想里,“重农抑商”一直是一条主线。自古人们就对商人的印象不佳,也有“商人重利轻别离”的说法。所以中国的商人一直想改变这个观念,于是出现了儒商的角色。儒商,即为“儒”与“商”的结合体,既有儒者的道德和才智,又有商人的财富与成功,是儒者的楷模,商界的精英。一般认为,儒商都注重个人修养,注重诚信经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注重合作,具有较强责的任感。儒商有超功利的最终目标,有对社会发展的崇高责任感,有救世济民的远大抱负和忧患意识,追求达则兼善天下。

    成为儒商,是很多当代企业家的目标,但儒商的养成需要经过深厚的文化沉淀和较长时间的积累,而通过出版书籍的形式,能很好地将企业理念或是企业负责人的思想进行总结归纳,并能在一个集中的时间内储备行业知识,可以说是企业家迈向儒商之路的一条捷径。

    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杜维明在一次主题为“重塑儒商精神的意义与使命”的论坛中提到,现在资源掌握较多、活动力较强的就是成功企业家。有影响力的中国企业家应肩负一种新的社会责任,不仅是为公司发展付出责任,还有对公司所在区域、所在国家甚至对世界的责任感。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说今天中国的企业家、中国的文化认同是开放的、多元的,这样,中国人才会受到世人的尊重,中国的价值和文化才能成为世界公认的、可分享的重要价值,中华民族才能构建起贫穷困境不断脊梁、富有强盛不霸道的国格、人格、民族之格。

    行业:“著书热”助力传统文化传播

    对于家具企业出版书籍的风潮,濮安国表示,这种情况要一分为二地看,好的方面是活跃了文化氛围,让家具企业之间有了更为广泛的交流,通过比较,能够形成良性竞争,互相促进,同时也反映出家居企业经营思想的进步,他们认识到除了直接的产品宣传,还有更多的宣传途径和方式,这也是行业欣欣向荣的一个体现。但濮安国同时也指出,大多数企业的书籍存在金玉其外的缺陷,其外表华丽,而内容却很单一。他认为,企业要在书籍内容上多下功夫,如增加对产业的理论研究和分析,为消费者在家居设计中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内容等。

    此外,周京南认为,一个企业出版了书籍,势必会通过媒体进行宣传,这样除了能吸引普通的家具爱好者,还能吸引到行业的行家里手,通过对书籍提出一些中肯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促进企业再版或编著下一本书的质量,总体而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行业繁荣发展,使企业朝着文化品牌的方向努力。

    周京南指出,家具企业出版书籍有一定的社会价值,虽然大多数书籍是为企业自己歌功颂德,但客观上通过书籍里对家居文化历史的描写,能让更多的人认识传统家具文化,激发他们对传统家具文化的兴趣。尽管企业的初衷都有不同的商业目的,但这也是一种传播正能量的途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促进企业发展、规范行业秩序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尤其是某些企业出版的关于红木行业问题的答疑解惑,以及对榫卯结构的正确认识,更是传承了中国传统家具的精髓。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