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法国特约记者 王 眉
4月15日,法国国家广播电台历史上持续时间最久的罢工终于宣告结束。法国文化部部长佩勒兰向法新社宣称:“我很欣慰,法国国家广播电台终于走出了这场冲突,调解人将即刻着手下一步任务。”然而,横亘于法广员工与领导层之间的诸多矛盾依然悬而未决,远远没有找到最终的解决办法。
这场持续了29天的罢工源于电台主席马蒂尔·盖莱的一项“战略方案”。近年来,法国经济持续低迷,公共文化机构的预算普遍遭遇削减。法国国家广播电台是由国家预算拨款运营的公共机构,政府要求法广从现在到2019年减少5000万欧元开支。为了缓解法广集团严峻的财政赤字问题,去年新上任的集团主席马蒂尔·盖莱推出其“战略方案”,其中最主要的一项措施便是裁员。法广员工人数有近3000人,人员费用占其总预算的60%,盖莱建议裁减300至380名员工,主要针对年长者,呼吁其“主动离职”。若该项措施得以施行,将为集团减少1800万欧元开支。方案的内容还包括:取消长波和中波频道以及合并目前电台两个庞大的交响乐团(共约250名音乐家)等。
该方案的裁员计划涉及广播节目制作和播音人员、技术人员、乐团、前台服务人员、安保和清洁工等大量职位,势必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方案未及正式公布,集团的5个工会便共同发起罢工。罢工者认为,集团领导层优先考虑的是电台的盈利,而置法广公共服务的宗旨于不顾。他们在《世界报》上指责集团的领导层:“他们只讲外在形式,不讲内容;只讲品牌而非节目的自身特性;只讲钱而不是财富和价值。”
就在法广深陷罢工危机之时,法国著名的讽刺周刊《鸭鸣报》连续爆料称,法广38岁的总裁马蒂尔·盖莱自去年上任,为装修其办公间已耗费10万欧元,此外,还以年薪9万欧元聘用资深分析人士丹尼·潘果担任其公关形象顾问,以上两个项目均未经公开招标。尽管盖莱对这些针对他个人的指控均予以驳斥并作出解释,但这些消息无疑是火上浇油,加剧了领导层和员工的矛盾。工会对这位新任主席的可信度产生高度质疑,佩勒兰不得不任命一位调解人D·J·查克迪埃尔,恢复集团领导与工会之间的对话。
另一个与经费相关的尖锐问题是,法广总部圆形办公大楼的翻新工程费用不断攀升,从2004年最初预计的1.72亿欧元,到2014年已实际耗费5.84万欧元,并且还未完工。今年,这项耗资巨大、工时漫长的工程已给集团财务带来2130万欧元的缺口,成为法广沉重的负担,工会亦对办公大楼装修工地高昂的耗资去向提出质疑。
4月16日中午,罢工人员已经全部恢复正常工作。然而,领导层与工会之间的诸多矛盾依然悬而未决。工会拒绝与集团主席盖莱对话;政府调解人的提议最终勉强通过,但显然令工会非常失望;谈判最大的障碍——裁员问题仍未获解决。
这场由裁员引起的社会纷争造成的影响暂时还难以下定论。然而,据法广管理部门估算,电台仅因罢工而损失的广告收入就高达每周100万欧元,共计损失广告收入400万欧元。目前,政府指派的调解人将着手其调解任务的第二步,即在今年夏季到来之前协调制定集团2015—2019年的目标任务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