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 水
“土耳其的早期历史和文化是用汉字记录的,我们要研究土耳其的历史,就要对中国的史料进行研究。”日前举办的“土耳其汉学80年暨首届中国学会议”上,土耳其安卡拉大学汉学专业主任、教授欧凯表示。土耳其与中国的联系由来已久,横跨欧亚两大洲的独特地理位置,令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用汉字记录早期历史的说法,让人不由对这两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渊源有了更多的遐想。
土耳其国名的由来即与中国有关。在土耳其语里,土耳其被叫做“Türkiye”,其词根Türk意为现代土耳其人或古代突厥人,而“突厥”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6世纪的中国古书中,指的是当时生活在阿尔泰山南麓及漠北高原一带的游牧民族以及随之所建汗国的名称。因那时突厥或土耳其部落并未留下文字记载,所以有关土耳其人的早期史料,只有去中国的《隋书》、《唐书》及《新唐书》等史料中寻觅。
历史上,突厥汗国曾盛极一时,领土东起辽河上游,西至里海,南至长城,北过贝加尔湖,与我国接壤。双方之间既有战事争斗,也有贸易、交往、馈赠和通婚。经历数百年的西迁之后,一些突厥部落到达外高加索地区和小亚细亚半岛,其中一支于11世纪中叶建立塞尔柱王朝,控制了东部阿纳托利亚的大部分地区。后来,奥斯曼部落迅速崛起,建立了横跨欧亚非、延续600多年的奥斯曼帝国。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其附属国也陆续独立。1923年10月29日,土耳其共和国宣告成立。如今,尽管土耳其积极谋求融入欧洲,人民生活方式已基本欧化,但因为土耳其人的祖先来自中亚,根在东方,这使得他们对中国人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近邻、亲友的过往,让中土两国在语言、文化、艺术等方面产生了诸多关联。以“唢呐”为例,因这种乐器古时传自西域,现在汉语里的发音正是源自土耳其语的音译。土语里的“茶”也和汉语北方语系的茶叶发音类似,因为早在公元5世纪,中国商人便沿着丝绸之路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同土耳其人以茶易物。自此,茶叶在土耳其生根发芽、发展演化,逐渐形成了与中国茶文化一脉相承的土耳其茶文化。
典雅精致的中国瓷器同样风靡奥斯曼皇室,不但被豪门贵族抢购,也是苏丹日常用餐和款待贵宾时的心头所好,在苏丹赏赐和收取的礼品中,也不乏中国瓷器的身影。托普卡珀宫是奥斯曼王朝定都后建立的第一座王宫,现在是收藏各种历史文物的博物院,保存了奥斯曼王朝的大量金银珠宝、珍稀古玩。托普卡珀宫的中国瓷器馆,展出的中国瓷器达4000余件,从唐宋到元明清时代,从青瓷、白瓷到青花瓷、彩瓷,各种类型、图案应有尽有。
悠久的历史与多彩的文化造就了土耳其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中土两国关系的不断发展,土耳其逐渐成为中国人出境旅游的热门目的地。根据土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数据,2014年中国来土游客达20万人次。土耳其旅游界人士表示,中方“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将进一步带动两国旅游业发展。而近年来,汉语在土耳其的推广也日渐扩大,不但高校中设有孔子学院,很多土耳其高中和民间教学机构也开设了汉语课程,由安卡拉大学汉学系牵头组建的土耳其汉语俱乐部于日前成立,今后更将定期举办汉语学习、绘画、书法等文化交流活动,为土耳其的“汉语热”再添薪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