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地方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美文/副刊
  标题导航
北京东城:为百姓打造数字“私人图书馆”
课堂文化助力教学改革
参与文化建设 共享发展成果




 中国文化报 >  2015-04-29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包头回中:
课堂文化助力教学改革

    马桂梅  白雪平  胡茂盛

    包头市回民中学始建于1984年9月,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仅有的一所以回族学生为主体的完全民族中学。建校31年来,包头回中经历了由衰到盛、变弱为强的曲折历程。最初,学校教学主要以“教师苦教,学生苦学”为主,师生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老师苦,学生累。如何让教师减轻负担,让学生从繁重的课业中解放出来,通过变革使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包头回中一直求索的课题。

    借全国课改的东风,包头回中经分析研究,找到了适合回中教改的新出路——以备课组为抓手,以高效课堂为突破口,打造高效课堂和强势备课组,并以此打造高效的课堂文化。

    经过几年的尝试,高效课堂和备课组的功能显现出来,发挥的作用也初见成效。自2008年到2014年高考,包头回中所有学科都在包头市位列前茅。这些成绩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两个打造”工程的实施。同时,高效的课堂文化也使得教师们事半功倍,学生们寓学于乐。

    开展听评课活动,打造高效课堂

    通过外出学习和自我反思大讨论,包头回中发现,课堂教学存在以下问题:教法原始、传统,课堂低效,“六多六少”“六重六轻”充斥课堂。其中,“六多六少”指的是讲多练少、批评多鼓励少、灌输知识多情感交流少、教师提问多学生思考少、教法多落实少、学生假寐多主动参与少,“六重六轻”指的是重知识轻能力、重再现教材轻教材内化、重结果轻过程、重预设轻生成、重被动听讲轻主动体验、重贪多求全轻举一反三。

    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开展听评课活动,了解分析全校课堂动态,制定提升课堂质量的方案。

    包头回中的听评课分为3个层次:一是备课组内听评,同课异构,以老带新,新教师随时听备课组长的课,而且每节必听,听一节上一节,备课组长每周听新教师3节课以上。在听课中发现问题,针对年轻教师暴露出的不足,备课组长要在课后及时给予指导点拨,由此解决问题,帮助其快速成长。二是学校听课小组的随机“推门课”,目的在于发现教师授课中的真正不足,随时帮助教师整改提高。三是校内的备课组长示范课、其他教师的公开课。课前,备课组所有教师献计献策;课后,评课直言不讳,做到评课不留情,留情不评课。评课标准就是“高效”两个字。高效课堂标准有“五个度”,即情景的诱人度、活动的刺激度、学生的自主参与度、扎实的落实度、构建生成度。把学生的参与度、兴奋度、获得的体验感悟度作为主要评判标准。

    大胆放权、不走过场,打造强势备课组

    为了打造强势备课组,包头回中首先从各年级各学科中选拔有爱心、有责任、有能力、有威信的备课组长,大胆放权,使其凝聚全组人员的力量,实现深度融合。其次,教学管理干部按学科分工承包,不走过场、不图形式,而是实实在在地走进备课组,做好两件事:一是努力营造良好的备课氛围,打造无声办公室,不使教师彼此干扰。二是全程参与集体备课,在学习《考纲》、《考试说明》的基础上,使备课组老师必须做到“三定”“四度”“五统一”。“三定”是指定考点、定教法、定试题,“四度”是指进度、难度、广度、深度,“五统一”是指进度统一、内容统一、重难点统一、例题统一、作业统一。备课组成员分工合作,优势互补,根据每位教师的擅长,一人负责一到两个模块的归纳总结,然后集体汇总、整合,达到资源共享,使学生学到的是几位教师的经验成果,把精品呈现给学生。

    备课组集体讨论的内容以“两个突破”为主,即重难点如何突破,专题研究如何突破。经过数年实践,教师的业务积淀和专业研究都有了大幅度提升,绝大部分备课组都有了自己研究的课题。每届高考结束后,各备课组都把各自的备课成果汇编成册,留给下一届参考,达到资源共享。

    寓教于乐、寓学于乐,打造高效的课堂文化

    教师的教学方法随着高效的听课工程不断得到优化改进,教学内容随着资源共享的强势备课组得到丰富深化,一套高效、轻松、充满互动和自主思考的课堂文化在这里应运而生。包头回中的课堂文化不仅包含其他优秀兄弟院校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的先进理念,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实现了和谐课堂、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有机统一。教师们满怀信心和激情地走进教室,学生们饱含渴望和好奇地等待上课铃响,教学在包头回中实现了升华,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学校的成绩和声望也日益提高。

    打造强势备课组给包头回中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使各学科实现了真正的融合,使学校的教学质量突飞猛进。与此同时,也使一大批青年教师缩短了成长时间,成为教学的中坚力量。向备课要质量、要效益,重视备课、高效备课,是学校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和制胜法宝。

    打造高效课堂、打造强势备课组、打造高效的课堂文化,已成为包头回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