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杨国勇 驻河北记者李秋云)“老乡,您最喜欢看什么样的文艺节目?”“我喜欢看唱歌跳舞的节目,喜庆,好看。”摸清群众文化需求,按需供应、按需服务是做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关键。4月23日,由文化部公共文化司主办、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承办的全国基层文化队伍示范性培训第六期地市社文科长培训班一行54人,到河北省永清县开展实地调研活动。 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培训部主任刘瑞彪表示:“此次实地调研活动改变了以往培训坐在教室里听专家讲课的一贯做法,让参加培训的学员们走出去,到田间地头去看、听、问、学、记,了解基层文化工作的真实情况,不仅形式新颖,而且提升了培训效果。”
本次调研内容主要涉及古村落保护、非遗保护、公共文化服务等,包括发扬传统地域文化、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创新群文活动举办形式、提升农村文化形象等8个方面。为了合理利用时间、提升实地调研效果,54名学员分成7组分赴中国服装博物馆、辛屯村、杨家营村等调研点进行实地调研,再通过召开座谈会的形式总结交流调研成果,以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目的。座谈会上,7个调研组的代表谈了调研体会,对永清县文化旅游、文物保护等方面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围绕“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如何加强传统地域文化的传承利用与提升主题,结合入选2014年河北省“美丽乡村”名录的辛屯村的调研情况,浙江省金华市文广新局文化艺术处处长楼存记提出:“永清县的文化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尤其是原始风味的村镇面貌保存较好,是一个很好的开发点。我认为在旅游项目的开发利用上应当把原始风貌与本地特色结合起来,多规划出几套具有吸引力的精品旅游线路,让游客想来,来了不愿走,走了忘不了。”
本次活动是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在理论学习基础上推出的一项创新课程,充分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刘瑞彪认为,在本次学员实地调研活动中,学员们充当了两个角色:一是学生,学习、了解基层一线文化建设的鲜活经验;二是策划师,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提出一些促进当地文化建设的建议。刘瑞彪的看法得到了永清县旅游局局长田光明的赞同:“此次活动不仅给了我们向全国各地文化系统干部展示文化旅游资源及所做工作的机会,也收获了很多宝贵、可落地的意见,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