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驻河南记者陈关超)今年以来,河南省非遗项目太乙拳重在运作,走出国门、走向课堂“跨界融合”,使太乙拳品牌知名度大大提升,有助于促进非遗项目的传承。
北京时间4月4日晚,在大洋彼岸的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传来佳音。中国郑州市政府文化交流代表团与智利“智中文化协会”有关人士共聚一堂,在中智文化交流原有的基础上,双方共同签署了“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太乙拳传习所”与“智中文化协会”成立战略合作协议。
太乙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博大的文化底蕴。该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将加快智中文化交流的深度,让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在智利生根发芽。
太乙拳尝试走进校园,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从2015年3月开始,太乙拳首站走进郑州市第七中学课堂,先后在高中部和初中部体育课进行理论和套路教学。针对解决目前师生常见健康问题,缓解老师和学生的压力,提高师生心身健康水平。
太乙拳传承人张勋华从“认识太乙”“太乙养生”“ 太乙养生运动处方”“教育工作者易犯疾病”“运动处方解决方案”几个方面为大家普及健康养生知识。他根据教师的工作压力大、持续疲劳、同时运动严重不足,久站、久坐、多说、多思的工作特点,为七中的老师们开出了健康运动处方。
目前,郑州七中高中部高一和高二全年级,从三月到五月的所有体育课改为太乙拳课程,初中部七年级和八年级每周一节体育课和一节课外活动上太乙拳的课程,下一步计划整个七中的师生全部普及太乙拳和太乙球活动。
太乙拳2008年被列入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又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华传统武术套路中的一种武术拳法,习练此拳,不仅可以增强自身力量,更重要的是可以健体、修身、养性;通过静心习拳,调身、调息、调心三调合一,让同学们身心表现出的各种不良反应和亚健康状态,消失在萌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