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深圳文博会专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文化交流
  标题导航
第十一届深圳文博会精彩纷呈
“文化+”携手“互联网+”亮点多
坚持“交易为王” 不断提高交易实效
分会场量质同增: “一带一路”配套活动助推出口贸易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以政策“加强版”促产业“升级版”




 中国文化报 >  2015-05-14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以政策“加强版”促产业“升级版”

    据深圳市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主任王跃军介绍,2014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深圳口径)增加值预计超过1500亿元,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呈现五个方面突出特色。后期,将进一步加大文化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开发政策“加强版”,打造产业“升级版”,提升文化发展质量。

    深圳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将其列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定位为优先和重点发展的战略性兴产业,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013年,全市文化产业(国家口径)增加值突破千亿元,达到1087亿元,占GDP的比重约7.5%,保持良好的快速发展态势;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深圳口径)增加值达1357亿元,增长18%,占全市GDP比重超过9%;2014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深圳口径)增加值预计超过1500亿元,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首先,积极构建政策支持体系。近年来,先后出台了《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7—2020)》、《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条例》、《关于扶持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创意设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支持和促进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发展的若干意见》等规划、法规和专项文件,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和政策保障。2011年10月,出台《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振兴规划》及其配套政策,市财政每年安排5亿元扶持资金,用于支持文化创意企业及项目。政策实施两年多来,共下达专项资金12亿元,有力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

    其次,积极探索“文化+科技”等发展模式。充分发挥高科技产业比较发达的优势,把文化与科技结紧密结合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路径予以推动,成功探索出“文化+科技”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培育出腾讯、华强文化科技、环球数码、A8音乐、雅图等一批文化科技企业。同时,“文化+创意”、“文化+金融”、“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也不断涌现并迅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三,积极搭建国家级产业发展平台。在中宣部、文化部、商务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等中央部委的指导支持下,首创“文博会”品牌,至今已成功举办10届,是中国规模最大、最权威的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产业展会,第十届总成交额2324.99亿元,十届累计总成交额超过1万亿元,其中出口额累计超过1000亿元。2009年11月,在全国较早建立文化产权交易所,并被中央确定为全国两大重点文交所之一,赋予先行先试的职责使命。目前,深圳文交所已征集入库项目1.6万个,挂牌项目3000多个,超过400个项目实现成交,交易总额近300亿元。2011年,由中央财政注资引导、深圳作为发起人之一和基金管理公司注册地的首支国家级大型文化产业基金——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揭牌运营,目前已投资人民网、新华网、雅昌集团等21个项目,签约投资额逾20亿元。2013年12月,选址前海的创意信息港获文化部命名为我国第3个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正抓紧按照“平台+园区”创建模式,打造成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综合创新实验区。

    其四,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充分利用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依托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初步显现。近年来,腾讯控股、华视传媒、天威视讯、A8音乐、劲嘉彩印、中青宝网等一批文化企业分别在深圳和境外证券市场上市。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聚区成为发展亮点,全市形成各类文化产业园区、基地50多个,涵盖了动漫、游戏、设计、数字内容、出版发行等领域,产业集聚辐射功能显著增强,其中华侨城、大芬村、深圳古玩城等12家企业和园区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以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为主体的文博会分会场从第一届的1个发展到第十届的54个,总成交额占文博会的一半。

    其五,积极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2012年,深圳核心文化产品出口达43.3亿美元,占全国的1/6强,成为我国文化贸易的黄金口岸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桥头堡。2008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深圳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并授予“设计之都”称号,深圳成为中国首个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的城市,实现了中国城市参与国际创意设计组织和价值观输出的突破。除了搭建“文博会”等国际性的交易平台,深圳还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到海外参加国际展会、进行商贸推介。华强文化科技集团实现了我国自主品牌文化主题公园向国外输出,雅昌集团荣获20余座素有全球印刷“奥斯卡”之称的“班尼”金奖,第七大道等一批优秀文化企业成为推动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的市场先锋。

    下一步,深圳将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快文化强市建设,争当文化改革发展领头羊,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积累新经验、做出新贡献。

    一是完善文化政策体系。紧扣三中全会关于文化体制改革部署,按照中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制定出台“进一步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了5个方面21条举措,作为深圳市贯彻落实中央全会精神、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总纲文件。同时,抓紧抓好国家近期出台的“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等一系列文件的贯彻落实,制定该市具体实施办法,用足用活国家的优惠扶持政策,发挥好特区的探路示范作用。

    二是打造文化产业“升级版”。进一步加大文化经济政策支持力度,从文化新业态发展、资本市场、招商引资、对外贸易、产业空间、园区升级、人才培养等方面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开发政策“加强版”,打造产业“升级版”,提升文化发展质量。同时,发挥好政府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和整合银行、风险投资、担保、保险等优质的金融资源,搭建资本与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对接平台,着力推进金融资本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力度。

    三是加强重大平台和项目建设。做大做强深圳文博会、深圳文交所、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等国家级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加快前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重大项目规划建设,加大国内外一流文化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打造文化产业总部经济。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