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剧目
  标题导航
重走《黄河大合唱》创作征途
上林湖畔的千年传奇
图片新闻
文学的困境是暂时的
“大地情深”走进云南楚雄
展现青春正能量
上海图书馆推“互联网+”服务
吉林举办全民阅读公益活动
20部剧目参演北京“春苗行动”




 中国文化报 >  2015-05-27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越窑青瓷烧制技艺:
上林湖畔的千年传奇

    手工艺人孙迈华在制瓷

    越窑青瓷作品《刻花纹饰灰釉粉盒》

    越窑青瓷作品《八角碗》

    甬  文

    慈溪上林湖越窑青瓷烧制技艺始于东汉,盛于唐宋,其产品细腻坚致,晶莹滋润,如玉似冰。唐朝文学家陆羽在所著《茶经》中评价全国各地生产的茶碗,将越窑产品排在首位。2011年,慈溪越窑青瓷烧制技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林湖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以传承为突破口,恢复烧制了上百件上林湖越窑青瓷仿制品,以及上林湖越窑青瓷精品“秘色瓷”。同时,上林湖越窑青瓷技艺追求精深化,不断注入新元素新生命,陆续研究开发生产出包括陈设瓷、艺术瓷、日用瓷三大类作品上万件,其中7件工艺品获国家级大奖,几十件工艺品获得省级大奖。近年来,上林湖越窑青瓷在各大博览会受到诸多赞许,备受国内外人士青睐。

    越窑青瓷烧制技艺包含32道工序,从选土、拉坯、修坯、上釉到烧制,全凭手工艺人长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手感。要想练成这门手艺,即便有悟性,没有数年的勤学苦练也做不出好作品。由于制瓷是一项十分辛苦和乏味的工作,大多数时候就是对着一堆泥土,正因如此,年轻人不愿在这些传统工艺上花心思。曾有不少美院毕业生到传承基地实习或工作,但是最后没有一个人留下来。

    为保护与发展越窑青瓷烧制技艺,延续青瓷文化魅力,慈溪市制定并围绕越窑青瓷烧制技艺“八个一”保护措施开展工作。在硬件设施方面,慈溪市建立了上林湖越窑青瓷传承基地、上林湖越窑青瓷研究所、上林湖越窑青瓷文化展示中心及上林湖越窑青瓷技艺培训中心,规划建设上林湖越窑青瓷文化生态区,启动实施了越窑青瓷数据库建设第二期项目,为保障技艺传承搭建扎实的平台,每年对上林湖越窑青瓷提供资金保障;在发展推广方面,慈溪市鼓励对“秘色瓷”生产工艺进行研究,支持制作新的“秘色瓷”精品,并打响“上林湖”越窑青瓷和“中国上林湖越窑青瓷原产地标志”的品牌,提高上林湖越窑青瓷的知名度;在宣传拓展方面,慈溪市于2008年编制完成了《上林湖越窑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并于2011年开始举办“中国(慈溪)上林湖越窑青瓷文化节”,每两年举办一届。与此同时,慈溪市秉持专业知识引进来、传承技艺深开去、传承人员不缺位的原则,定时举办相关讲座与活动,大力促进青瓷文化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