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湖湘文化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剧目
  标题导航
通道侗寨申遗价值研讨会在京召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发挥乡贤文化在价值观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首届中华商业文化节在长沙启动
报告文学《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研讨会举办
四省学者在湘解读名湖文化
木偶剧《留守大山的孩子》长沙首演




 中国文化报 >  2015-05-27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挥乡贤文化在价值观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陈 清

    全国劳动模范王建民10年来组织当地乡贤为家乡湖南湘阴县王家寨村经济文化发展捐款捐物3500多万元,引进多个文化科技开发项目,使该村发展成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王建民和乡友们孜孜不倦报效桑梓的公益情怀,在当地形成了独特的乡贤文化现象。

    乡贤文化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有很强的扩张力和渗透力。乡贤文化为社会稳定、文明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集中体现在乡村建设、改善民生、谋利桑梓等方面。一方乡贤,在一方乡土中具有很大的人文道德力量,并由一地波及一片,聚溪成流,影响不可低估。每个地方都有乡贤,他们或以学问文章,或以吏治清明,或以道德品行而闻名。湖湘杰出乡贤曾国藩,就明确要求其亲属部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因此,这些乡贤容易获得故乡人的认同感,增强地方社会的思想道德凝聚力。乡贤在地方上以其特有的身份、地位,维持乡间社会的礼仪和秩序,教化乡里,传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维系乡村秩序,热心公益,造福一方。

    乡贤文化是构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宝贵的思想资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个关键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基本规范和要求。乡贤文化包含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精髓,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相同的终极追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乡贤们的高尚言行,易被当地人传颂和仿效,成为众人榜样。“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他们所倡导的价值观能教化一方,在人格塑造方面产生着深远而巨大的影响,一代一代地影响和规范着村民们的言行。千百年来,爱国敬业诚信的品质在乡贤文化中代代相传,夯实其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

    建设新乡贤文化体系,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新乡贤文化的实践主体范围更加广泛,包括乡镇干部、文人学者、退休官员、企业家、科技工作者、华人华侨等。他们视野开阔,资源广泛,对于反哺自己的家乡念念不忘。他们当年从故乡走出,经过了社会的磨砺,成为精英。如今回馈故乡,以自己毕生所聚的能力奉献家乡建设,反哺故园。

    新乡贤文化体系对于新农村文化经济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当前新农村思想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掘与实践中,这是可资利用的重要文化资源。当代新乡贤在农村基层建设,、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和传承等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我们今天提倡新乡贤文化,既能延续传统乡贤文化精华,也有利于在新时期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新乡贤文化将有很强的示范引领作用,新乡贤的嘉言懿行必然垂范乡里,涵养文明乡风,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